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8 3:20: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校本作业 07年中考·物理复习·讲学稿
高淳县德圣中学集体备课稿纸
物理学科 九年级 总第3课时 执笔人:刘小连
一.本章知识: (一)、物质的三态: 状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 体积(固定/不固定) 请把下面的物质进行分类:萘、塑料、玻璃、花生油、酒精、汽油、铁块。并说明你的
分类依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 。 (二).温度计:
1.构造 2、测温原理: 3.摄氏温标的规定 4.使用方法: ℃℃1038如图所示,二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应该 2037是 、 。其中 是体温计,其量程是 。 (三)熔化和凝固: (a)(b)1.熔化现象: 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但温度 。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且温度 。
常见的非晶体有 、 、 、 。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① 。 ② 。
答: 。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 。 当温度为810C时,
德圣中学物理备课组 第 1 页
校本作业 07年中考·物理复习·讲学稿
萘为 。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 。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
计。 。 5.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 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 ,冷空气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 。(雪熔化 )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 一些。(冰熔化 )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 。 6.凝固现象:
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7.凝固规律:
①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但温度 。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且温度 。 8.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 。 9.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 ,防止菜 )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 )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现象分为: 、 ,两种形式都要 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 ,变 ,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 热,但温度 。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 。
⑷有关沸点知识:
德圣中学物理备课组 第 2 页
校本作业 07年中考·物理复习·讲学稿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C。-182C时,氧为 。000
-184C时,氧为 。-219C时,氧为 。-183C氧是 。
0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 C不变,低于纸的 )
0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 ) 3.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 , )
00
②一杯4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 于40C。(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 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 。 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 。 ②液体蒸发的 。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 。 4.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 “白气”(壶中 出水蒸气,遇到 、 成雾状 )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中的 遇冷 成 ) 5.液化的方法分为:
⑴ (遇冷、放热)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
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
状小水珠)
③冬天,窗户 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水蒸气遇到冷 液化成 )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 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 ) ⑵ 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6.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
收到的是水。(水蒸气 成水 大量热)
0000
②100C的水蒸气比1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C的水蒸气 成100C的水
要放热)
③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 吸热、 放热。
000
德圣中学物理备课组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