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4.2.1《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 鲁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8:34: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2.1《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重点难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内容: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蛋糕”切多切少、切大切小、怎样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可见,切好“蛋糕”才能共同富裕。

2.板书课题: (二)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分配制度的新变化(P49)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50) 教师讲述:

我国的分配制度包含着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第二,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 第三,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分配原则) 思维拓展

2006年7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分配制度和规范分配秩序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胡锦涛同志指出,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说一说:

¤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分配原则分别是什么?(作业) ¤¤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作业) 教师点拨:

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如何进行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这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分配制度的意义(P5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面既要讲究效率、鼓励先进,又要提倡奉献、反对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才能更好地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也就是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一个根本原则和本质性规定,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49—50页) ¤ 在该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蛋糕”的分配? ¤¤ 这种切割方法有什么好处? 教师点拨:

该企业中实行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技术创新奖、产品质量将、销售贡献奖属于按技术参与分配。

答案:¤ 该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技术参与了“蛋糕”的分配。

¤¤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变了以往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使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收入报酬,这样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50页)

想一想:小明爸爸的各项收入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 做一做:自己家里的各项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和父母一起给家庭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财计划。

教师点拨:

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是以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小明爸爸的各项收入就是按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

答案:每月工资3000元,属于工资收入;企业给他一次性奖励10万元属奖金收入;其中5万元存入银行,可获得银行利息;5万元买股票并获股息属投资收入。(第二问略)

思维拓展

为什么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教师点拨:

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安排 1.作业本作业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分配原则分别是什么?(P50) (2)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学习与评价》P22页——第四课课时评价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