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5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试卷 A卷

一、填空题

1、反馈系统的优点是( ),缺点是( )。

2、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三冲量是( )、( )、( )。

3、对某单回路调节系统,分别采用P调节器与PD调节器控制,当对象不变化时,若P调节器的比例带δP与PD调节器的比例带δPD相等,相比P控制时,PD控制下系统的如下特征参数将如何变化:衰减率( ),静态偏差( ),动态偏差( )。 4、评价一个自动调节系统调节过程好坏的品质指标是( )性、( )性、( )性。

5、汽包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三个被调量是( )、( )、(

)。

6、单元机组控制对象的两个被控参数是( )、( )。 7、机炉分开控制中机跟炉TF的优点是( )、缺点是( )。

8、除经验法外,单回路控制系统工程整定方法还有( )、( )、( )。

9、热工控制系统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分为( )、( )、( )。 二、问答题

1、什么是静态偏差与动态偏差。

2、说明常规调节策略中有几种基本调节作用,微分D作用的特点是? 3、单回路控制系统临界比例带法整定步骤。

4、再热汽温控制为什么不能采用喷水减温作为主控措施?现场常采用的烟气侧再热汽温控制手段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

5、热工对象分为几类,并以电厂中实际对象为例说明其典型代表。 三、画图分析题

1、方框图等效变换,求传递函数C(s)/R(s)

R(s)-G1(s)G2(s)C(s)+G3(s)G4(s)-

2、画出BF原理图,说明其特点并指出有何方法可克服BF的缺点。

3、画出汽包锅炉给水全程控制系统中低负荷阶段采用的单冲量调节系统原理图,并说明其原因。 四、计算题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1、某对象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阶跃输入为2,求该对象高阶传递函数。若某单回路系统中只含有PI调节器与上述对象,试整定PI调节器的参数。

3r(t)/cm2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t/s3.532.521.510.5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T/℃t/s所需用到的表格如下:

?Tc?0.2 控制器 Kp Ti Td 1?? P 0.83?? 3.3? PI 2、已知某征方程为

0.2?Tc?1.5 Kp Ti Td ?Tc?0.7 2.6K(?Tc?0.08)?Tc?0.6 0.8Tc 2.6K(?Tc?0.08) 系统的特

A(s)?2s5?2s4?6s3?6s2?4s?4?0,利用劳斯判据判定该系统的稳定性。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A 卷 参考答案

二、问答题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1、答:静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的稳态值与给定值的偏差。(2分) 动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被调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值。(2分) 2、答:常规调节策略中有比例(P)、积分(I)及微分(D)三种调节作用。(1分)

微分作用的特点是:超前调节,补偿延时和惯性;调节过程结束后,偏差存在但不

变化时,D不起作用。(4分) 3、答:(1)将控制器的积分时间置于最大,置微分时间为零,将比例增益Kp置于一个较小值。(2分)

(2)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待系统稳定后逐渐增大比例增益Kp,直到系统进入等幅振荡状态。(1分)

(3)根据曲线记录振荡周期TK及此时的比例增益KPK,查表计算控制器参数。(1分) (4)将计算得到的参数带回系统微调,直到控制过程满意为止。(1分) 4、答:再热汽温控制若采用喷水减温作为主控措施,将使得汽轮机中、低压缸蒸汽流量增加,增大汽轮机中、低压缸的输出功率。总功率不变时减小了高压缸的做功份额,机组热效率降低。(3分)

常用烟气侧方案有:烟气挡板、燃烧器摆角、烟气再循环及汽汽热交换器。(写出其中3个即可)

5、答:热工对象分为2两类,分别是有自平衡能力对象和无自平衡能力对象。(2分) 在电厂中有自平衡能力对象的典型代表是过热汽温,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的典型代表是水位。(2分)

三、画图分析题

1、方框图等效变换如下图所示

R(s)-G1(s)GI(s)G2(s)C(s)R(s)其中GI(s)?GII(s)G2(s)C(s)

G3(s)(给出GI表达式及图形3分)

1?G3(s)G4(s)GII(s)?G1(s)?G1(s)G3(s)G4(s)G1(s)G1(s)??(给出

G(s)1?G1(s)GI(s)1?G(s)1?G1(s)G3(s)?G3(s)G4(s)311?G3(s)G4(s)GII表达式及图形2分) 故

C(s)G1(s)G2(s)?G1(s)G2(s)G3(s)G4(s)? R(s)1?G1(s)G3(s)?G3(s)G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