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16级研究生检索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05: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文献综述

多聚氨对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形成纳米凝胶微粒稳定性研究

前言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又称为甲壳胺或脱乙酰甲壳素,是一种白色无定形、半透明、略带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其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β -D-葡萄糖,其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葡萄糖[1]。与许多其他的天然聚合物相比,壳聚糖带有正电荷,壳聚糖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生物相容性、生物官能性、血液相容性、微生物降解性、安全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离子凝胶法、大分子复合法、共价交联法、反相微乳法、凝聚法或沉淀法和自组装法等其中离子凝胶法实验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易于制备均一、粒径可调的纳米粒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主链氨基会质子化,在离子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下与阴离子交联形成纳米粒子,与共价交联相比,离子交联具有突出的优点,如制备条件比较温和,制备方法简单。壳聚糖除了能与小分子阴离子(TPP)交联外,也可与聚合物阴离子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聚电解质纳米载体。三聚磷酸钠(TPP)是多聚阴离子,由于 TPP 无毒多价性被广泛使用作为交联剂,其能与带阳离子的壳聚糖通过静电力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反应,通过调整壳聚糖和TPP 溶液浓度及比例可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3]。

2壳聚糖/TPP纳米凝胶

2.1离子交联法制备凝胶

Bodmeier 首次通过滴加壳聚糖溶液到 TPP 溶液中制备得到了壳聚糖纳米粒子,随后,许多研究者研究了其在药物中的应用。离子凝胶法是先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中得到聚阳离子壳聚糖,再逐滴滴加到聚阴离子 TPP 溶液中[4]。Calvo 等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将 TPP 滴加到壳聚糖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

物中,使其自发形成纳米粒,Xu 等通过离子凝胶法用壳聚糖和TPP 交联研究了纳米粒子不同的形成,制备了粒径为 20-200 nm 的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各影响条件对壳聚糖纳米粒子理化性质的影响,证明了纳米粒子中壳聚糖的氨基与三聚磷酸基团发生了相互作用[5]。 2.2壳聚糖/TPP纳米凝胶稳定性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现有研究关于对壳聚糖/TPP纳米凝胶稳定性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壳聚糖溶液浓度对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6](2) TPP 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3)壳聚糖与 TPP 的质量比对纳米粒子粒径和电位的影响[7](4)壳聚糖溶液 pH 对粒径和电位的影响(5)壳聚糖/TPP 纳米粒子的红外表征[8](6)壳聚糖/TPP 纳米粒子的形态[9]。并有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壳聚糖浓度和 TPP 浓度的增加纳米粒子粒径都会增大,而随着壳聚糖与 TPP质量比的增大粒子粒径先减小而后增大,电位逐渐减小,随着壳聚糖溶液 pH 的增大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电位减小,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制备了 50 nm 左右的 壳聚糖/TPP 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分散液的观察粒子在溶液中分散性比较好,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分布均一,通过放置时间的延长考察了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纳米粒子粒径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表明制备的这种小粒径的纳米粒子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10]。 2.3壳聚糖/TPP纳米凝胶应用性研究

由于关于壳聚糖/TPP纳米凝胶的应用性很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中,所以国内外关于怎样利用壳聚糖纳米凝胶做包埋,进行药物递送运输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探究包埋形式与稳定性以及生物活性这方面的研究,像有文献显示壳聚糖/TPP纳米凝胶的合理运用能有效使皮克林乳液稳定,所以关于这一方面的应用型研究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3总结

通过对壳聚糖/TPP纳米凝胶相关知识的了解,不仅让我对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补充,对于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反应的机理,以及这种纳米凝胶稳定性的研究前人从哪方面着手了,使用了哪些仪器进行了哪些指标的测定,

能够有效说明所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文献的查阅 ,让我更清晰自己的研究规划每一步的实验安排,我的研究课题主要是探究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所形成的纳米凝胶的稳定性,课题的新颖性主要突出表现在我没有继续探究基础的指标像两种物质的配比,浓度,PH这方面的影响,而是引入第三方物质,通过他们的电荷差异以及配比情况来探究稳定性的影响,其实这种思想主要是利用两种纳米凝胶的优势互补作用,聚赖氨酸与三聚磷酸钠形成的纳米凝胶一般在生理环境下就可以形成,但是需要浓度大价格昂贵,不适用,而壳聚糖相对价格便宜,实用性强,所以基于这几个方面展开对纳米凝胶稳定性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纪萍,詹园,苏铭吉,王治国,何培新. 基于壳聚糖的衍生物在药物中的应用进展[J]. 胶体与聚合物,2016,03:133-136.

[2]徐静博. 壳聚糖荧光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 [3]高艳,王瑄,万明,王建华,陈鹏,王梅珍.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J]. 功能材料,2015,02:2007-2012+2018.

[4]Huang Yan,Lapitsky Yakov. Monovalent salt enhances colloidal stability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chitosan/tripolyphosphate microgels.[J]. Langmuir,2011,2717:.

[5]Yan Huang,Yakov Lapitsky. On the Kinetics of Chitosan/Tripolyphosphate Micro- and Nanogel Aggreg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Particle Polydispersity[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6,:.

[6]徐群娜,范倩倩,马建中,郭从盛. 壳聚糖基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新进展[J]. 材料导报,2015,01:81-85+91.

[7]赵晶晶,沈灵佳,周建平,吕慧侠.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15,03:161-169.

[8]曾海燕. 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稳定皮克林乳液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

[9]樊鹏飞. 壳聚糖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及药物释放行为和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10]杨小兰,袁娅,谭玉荣,夏春燕,李富华,明建. 纳米微胶囊技术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3,21:359-368.

四 评价与建议

刚开始开这门课时还在想信息检索,是教我们检索什么呢,搜索信息还要学吗,百度一下就好了,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学校开设这门课还是有很大意义的,信息检索,不是简单的信息搜索,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知道学术科研是无国界的,所以不管是什么课题,相关的信息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怎么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就是非常关键了,好的文献能够给你提供最基础性的知识背景,以及为你打开新的思路与研究手段,向你展示世界上关于这个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所以能不能很好的检索有效的信息就非常关键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会几种检索方式,包括常用的中文检索CNKI、万方以及外文检索SCI和EI,我想通过有效的练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检索的效率和质量,为接下来的研究课题准备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门课当中,总体学习收益还是很多的,感觉老师把实用性很强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并布置了我们做相应有效的练习,虽然有时候觉得布置作业很频繁,几乎每节课下来都有相应的作业,并且需要上交,但是最终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毕竟有效掌握好信息检索,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中, 帮助我们很多。

最后谢谢老师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悉心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