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部分教师观内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1:0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范文范例参考

第三章 教师观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认养。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及发展历史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学生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是在学习、接受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出现之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庠”,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所以夏商时期的庠、序、校等都是管办的“国学”,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西方社会的教师大多由僧侣兼任。 2.职业化阶段

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 3.专门化阶段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4.专业化阶段

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后来,“师范教育”概念逐渐被扩充为“教师教育”。

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该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表现在:(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室需要“教学机智”。其中,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地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把一个人培养成为能够独立生活,能够服务社会,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阐释。

其次,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果。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2.教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四、教师观概述

(一)教师观的概念 所谓“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它既包括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二)理解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确立教师观的基础与核心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教师的责任与价值是由教师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因此,要理解教师的责任与价值,必须理解社会赋予教师这类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理解社会对其寄予的期望和要求。 (三)教师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由于教师是一种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人们对其职业特征的认识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面。因此,人们的教师观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性。

五、教师职业角色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二)新近提出的教师职业角色 (1)“心理调节者”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心理健康维护者”角色);(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还是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因此,教师角色是开放的,是“社区型”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努力做到: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这里,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和激励。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