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路专业毕业设计---三级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2:43: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毕业设计 太拖拉138 51.40 2×80.00 合计 2 双 132.0 123 3185

2.3.2 确定道路等级

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功能、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以上,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以上的公路。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该公路属于新建公路,据表2-1中所列的信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进行公路等级确定,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符合二级公路的标准,故该设计公路的等级定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

2.3.3 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技术标准是根据一定数量的车辆,在道路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把这些要求列成指标,并用标准规定下来。

1. 计算行车速度

黔东南地区为山岭重丘区,本设计为三级公路,根据现行的路线设计规范,结合地区的经济、旅游、交通的发展,并考虑到该路线的进一步升级,故选用行车速度:V=30km/h。

2.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11

毕业设计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表2-2的要求(一般取5 的整数倍):

表2-2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车速(km/h)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120 100 100 85 80 70 60 50 40 35 30 25 20 20

3. 平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最小缓和曲线长度Lsmin=25m,平曲线最小长度90m。

4. 车道宽度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单车道宽度为3.0m。 5. 土路肩宽度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三级公路应设置土路肩,宽度为0.75m。 6. 路基宽度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路基宽度为7.5m。 7. 停车视距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停车视距为30m。 8. 圆曲线最小半径(m)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为3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为600m(路拱横坡为2%)。(注:直线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回旋线,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

9. 最小坡长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最小坡长为100m。 10. 最大坡长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最大坡长应满足表2-3的要求:

表2-3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

纵坡坡度(%) 4 5 6 7 12

毕业设计 最大坡长(m) 1100 900 700 500

11.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满足表2-4的要求:

表2-4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极限最小半径 凸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 凹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最小半径 竖曲线最小长度(m) 25 400 400 250 250

12. 最大纵坡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时,最大纵坡为8%。 13. 平均纵坡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m)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m)为宜,并且任意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

14. 最小纵坡

为了保证路基的排水,防止水分渗入路基,特别是长路堑、低填方或横向排水不畅通的路段,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设置平坡时,应进行边沟的纵向排水设计。

15. 合成坡度

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则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3 平面设计

13

毕业设计

3.1. 选 线

3.1.1 山地丘岭区公路路线特点

山地丘岭地区地面高度变化较大,地形较不平坦,有时有较大的波状起伏和倾斜,山地丘岭地区除泥沼、盐渍土、河谷漫滩、海边滩涂等外,一般多为山地,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在天然河网地区,还有水塘、河叉、沟渠多等特点,因此山地丘岭地区选线一方面由于地势起伏较大,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不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往往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以及支援农村建设需要的限制选线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山地丘岭地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较大,路线的基本线形,多转角转弯,如在两控制点之间既无地物、地貌等障碍,也无应迁就的风景、文物及居民点等,则与两控制点直线连线相吻合的路线是最理想的,这只有在荒芜人烟的草原和海边滩涂才有可能。而在一般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网纵横交错、城镇、工业区较多,居民点也比较密集,由于这些原因,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有的需要靠近它,有的需要避绕,从而产生了路线的转折,虽然增厂了距离,但这也是必要的,因此山地丘岭地区选线,先是把路线总方向内所规定绕过的地点,如城镇、工厂、农场、乡村以及风景文物地点作为控制点,然后在大控制点之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农田的优劣及地理分布情况,确定哪里可以穿过,哪里应该饶行,从而建立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控制点之间以直线为主,在直达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使路线的平纵断面配合好。

3.1.2. 山地丘岭地区公路选线应符合以下原则

(1) 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方案。

(2)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3)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行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做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

(4)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平原地区多数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密集,特别是耕地尤为紧张,人均耕地0.5~1.0亩,修一条公路要占用许多土地,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少占

14

毕业设计

耕地,不破坏农田水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河堤。利用河堤好处较多,除了节省耕地,不破坏水系外,还有以下一些好处:①利用老路,这个地区以前的低等级公路大多数是在河堤上建筑的,长期的自重作用和车辆荷载作用使路基沉陷趋于稳定,在路基处理时可以节省费用;②可以减少拆迁,由于有老路的存在,沿线的拆迁量减少;③由于河堤较高,可以节约土地用量,减少耕地的开挖,节省了耕地;④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河网地区城镇、乡村多倚河而建,各乡镇间距离较小,大多不超过10km,多为一些低等级砂石路相连且人口较多,每个乡镇达到4~8万人,当道路等级提高后,可以带动沿线许多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由于交通的便利,经济发展大为加快;⑤有利于公路网的建设,利用老的低等级公路网进行技术改建,提高技术标准,改造成新型的高等级网络,可以加快路网建设的速度。

3.1.3 确定公路线路走向的基本原则

公路选线的依据:

1、公路选线的依据主要有交通部颁发的规范,实测和预测交通量,地形图,地方政府以及建设单位下发的文件,会议纪要,设计任务书等,它们是路线设计不可缺少的资料。

2、实测和预测交通量。

3、地形图比例为1:2000,用于路线的方案的选择。

4、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下发的文件,会议纪要,设计任务书是对道路设计提车的要求,在路线设计时要能充分满足这些要求。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1)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三级公路的走向既要符合旅游黔东南市的总体规划和其功能要求,又要与沿线的乡镇规划紧密结合,合理衔接,达到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目的。

(2)避让村镇、干渠及高压干线等,尽可能减少对民房等建筑物的拆迁。 (3)路线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破坏现有水利灌溉系统。

(4)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尽可能缩短行车里程。 (5)宜曲则曲,宜直则直。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方案比选

3.1.4 本路线设计的特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