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题库 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3:2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2、 试从土壤形成的过程来分析南方红壤的肥力特征,并提出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

答:红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

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6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形成中有何作用?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答:①作物养料的主

要来源,是植物碳和无机态养料如N、P等的主要来源;②有机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腐殖质、某些低分子有机酸的稀溶液及生长刺激物质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③土壤有机质的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等;④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⑤有机质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64、试比较1:1型粘土矿物和2:1型粘粒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和性质。

答:1:1型粘土矿物——由一个硅片和一个铝片构成。

性质:1、膨胀性差。2、同晶替代极少或没有,保肥力差。3、胶体特性较弱。 2:1型粘粒矿物——由两个硅片夹一个铝片构成。

性质:1、胀缩性大,吸湿能力强。2、同晶替代现象普遍,保肥力强。3、粘结性、粘着性显著。

65、 为什么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一般较北方土壤弱?如何提高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

答:南方高温多雨,土壤盐基饱和度低,多呈酸性,北方气温较低,风化程度低,淋溶作用弱,土壤盐基饱和度高,土壤呈碱性,而BS高,保肥力高,BS低,保肥力低,所以保肥供肥能力北方较强。

1、增施农家肥,培养土壤肥力 。 2、适时增施石灰。3、实行水旱轮作,改善理化性状,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选用碱性肥料(如碳铵、氨水)达到改良目的。

66、 为什么南方酸性红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如何提高这类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答:在酸性土壤中,磷酸易于铁、铝反应形成磷酸铁、铝而被固定。

1、调节土壤酸碱度,适量施用石灰,减少固磷作用。2、增施有机肥。3、淹水还原。

67、 为什么说土壤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答: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水、气、热以及养分的保持和移动,也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平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 68、简述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

答:(1)改善土壤的水分和空气状况;(2)使土壤温暖适度;(3)协调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4)疏松多孔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的生长,也有利于耕作,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

69、简述土壤水、气、热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措施?

答:(1)相互关系: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其中水是主导因素,水多则气少,比热大,在同样吸热的条件下温度不易升高。水少,则奇多,比热小,在同样吸热的条件下温度易升高。 (2)调节:①加强农田基本设施,改善土壤水、气、热条件。②合理灌排,控制水分,调节气、热。③精耕细作,蓄水保墒,通气调温。④合理耕作,N、P配合,提高水

的利用率

70、 在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中,水是如何影响其他肥力因素的?

答:水是主导因子。水多,则气少,土壤不易升温,温差小;水少,则气多,土壤易升温,温差大。

71、 试论述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1、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2、维持了土壤的养分平衡,3、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疏松、肥沃、不板结。

72、 试论述合理施肥的含义。

答: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土施磷、看地

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73、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应如何防止?

答:1、易造成土壤肥效下降,利用率降低,2、土壤耕性变差,甚至养分比例失调,3、农产品品质下降。4、施化肥过多还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

74、偏施氮肥为什么容易导致水稻“苗好收获差”?

答:氮肥过多,水稻苗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

75、 试论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意义。

答:配用不同的化肥,使养分之间的比例协调,相互增进肥效,有利作物丰产。

76、 我国钾肥资源缺乏,应如何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有限的钾肥资源?

答:1、加强钾的循环和再利用。2、积极寻求生物性钾肥资源。3、合理轮作换茬,缓和土壤供钾不足的矛盾。

77、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钾肥施用的效果?

答:1、施于喜钾作物。2、施于缺钾土壤。3、施于高产田。4、根据钾肥的特性合理施用。

78、 在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用在哪一季作物上?为什么?

答:由旱田转变为水田时。可以促进有效磷的释放,并提高磷的扩散,从而提高土壤磷素供应强度,磷肥首先用于旱田,可使同样数量的磷肥发挥更大的作用。

79、 氮、磷、钾肥的施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答:1、农业用水被带入河流、湖泊以后引起富营养化 2、导致土壤板结

80、 试论述蔬菜施用石灰的重要性。

答:一、可杀菌杀虫防重茬。二、可改善土质个土壤PH值,有助蔬菜生长。

81、为什么根外补充微量元素营养更经济有效?

答:1.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转化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2.充分发挥肥效。3.减少肥料用量而维持同等产量,降低施肥成本。4、减少环境污染。

82、试论述: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复合肥料的施用效果?

答:1、因土施用。2、因植物施用。3、因养分形态使用。4、以基肥为主的施用。5、掌握合理的用量。

83、试论述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的作用与意义。

答:①配合施用可改善化肥的供肥性能,减少化肥的固定,提高化肥利用率。②改善土壤结构。③既可增产,又可提高产品品质。④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⑤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提高植物活性。

84、试论述有机肥料的施用与农产品品质的关系。

答:有机肥料含有植物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对植物的养分供给比较平缓持久,有很长的后效。有机肥料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由于有机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比较完全,而且这些

物质完全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自然物质,这就为生产高产、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提供了必须条件。

85、团粒结构必需具有哪三个条件?团粒结构是如何协调土壤肥力状况的?

答:条件:1、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2、具有多级孔隙。3、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表现:1、调节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2、协调养分的积累和消耗。3、稳定土温,调节热状况。4、改善土壤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86、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肥料与施肥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1、化肥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2、化肥用量较高,利用率低。3、肥料施用比例失调。4、施肥方法简单粗糙,农业服务水平低。5、肥料流向不合理,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效益经济作物上。6、施肥不合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87、磷肥施入土壤后主要有哪些固定形式?酸性土壤上主要以何种固定最严重?

答: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

88、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常采用“以水调温”的农业技术措施?

89、在施肥对农产品品质影响方面的认识上还存在哪些误区?为什么?

90、沉积岩的概念、成因、特点及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 成因:岩石→风化破碎→风化产物→搬运→沉积岩→压紧胶结→沉积物→硬化脱水→沉积岩→地壳上升→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有的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91、变质岩的成因、因素、常见的岩石?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 成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结果。 变质的因素:温度和压力

常见的沉积岩有:大理岩、千枚岩等。

92、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形成的内外因素、风化的类型及例子?

概念: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外界因素:水、二氧化碳、氧气、温度、生物及人类活动等。 内部矛盾: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成分性质、颜色等的差异。 生物风化 (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

物理风化 (指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过程。) 化学风化 (指岩石、矿物在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沙漠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南方湿润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寒漠地区:以生物风化为主

93、硅铝铁率(Saf)的概念及意义?

硅铝铁率(Saf):粘粒矿物中SiO2/R2O3的分子比率(R2O3指的是Fe2O3和Al2O3之和)。 (其中Sa值:硅铝率;Sf:硅铁率)

意义:①判断粘粒矿物类型。②说明剖面淋溶状况。③判断土壤的保肥能力。

其中Saf值大,酸胶基多,带阴电荷多,保肥能力强,Saf值小,碱胶基多,带阴电荷少,保肥能力差。

94、土壤形成因素 1、母质(基础材料)

(1)母质是土壤的“骨架”,是构成矿物质部分的基本材料,是植物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 (2)母质的组成和性质反映在所形成的土壤中。如:土壤酸碱性,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含量等。一般来说,土壤发育得程度愈浅,受母质的影响愈深刻。 2、气候(主要的环境因素) (1)直接影响 :温度和湿度

(2)间接影响:a影响土壤的发育风化度和土体厚度b影响风化作用的强弱和养分的淋溶。 c影响土壤的颜色;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 3、生物(主导因素)

(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最初来源。

(2)生物具有保蓄养分的能力,并使养分不断富集于土表。

(3)生物使土壤中有限的养分发挥了无限的营养作用。 (4)推动了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促进了土壤肥力发展。 4、地形(间接的环境因素) (1)地形对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2)地形影响土壤母质的再分布 5、时间(强度因素)

成土的时间愈久,一切成土因素的作用愈强。 6、人类生产活动

人定向培育土壤,使之土壤肥力提高的过程,称之为土壤的熟化过程(水耕熟化;旱耕熟化)

土壤的形成是各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形成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各成土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 95、地带性土壤的类别及其特点?

纬度地带性土壤的特性:(均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1、土体受淋溶作用强,盐基含量少。 2、土壤呈酸性反应。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层土壤多,下层土壤突然减少。 经度地带性土壤的特性:(均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1、土体受淋溶作用弱,盐基含量丰富。 2、土壤反应大部分为中性至碱性反应。 3、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至下逐渐减少。 96、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砂土类土壤

① 通透性能好,保蓄能力差 ② 养分含量低,施肥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