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率技术创新评价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9: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神华集团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表

技术创新小组名称 单位名称 神华神东电力店塔发电公司 719316 降低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率 通讯地址 电话 神木县店塔工业园区店塔发电公司 0912-8455928 邮政编码 技术创新小组简介: 小组成员共6人,王彦龙 王志超 任 涛 黄军威 王文会 杨 剑组成,平均年龄为30岁。小组成员全部为班组技术骨干。在专业主管及组长的高度重视及组织下,活动期间召开正式会议8次,小组成员现场考证、探讨、测算30余次,通过本次活动彻底解决了我厂#5#6机组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现象,提高了小组成员综合素质。 主要活动过程与效果: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PDCA循环执行,增强了小组团队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成功的解决了我厂#5#6机组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问题。期间,在主管及组长的高度重视及组织下,召开正式会议8次。小组成员现场考证、探讨、测算30余次。 一.选题理由: 我厂#5#6机组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接头处渗漏严重,经多次检修都无法彻底治理,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接下来,我从以下3个方面(安全、环保、经济)进一步对选题原由进行阐述。 1.安全 渗漏至使开关测点动作不准,在停机时,盘车不能自动及时投入,因轴系过重可能造成大轴弯曲及损坏轴瓦。 渗漏至使测点显示不准,运行人员无法进一步确认顶轴油母管油压及各轴瓦顶轴油压是否正常,投入盘车存在隐患。 常时间渗漏导致系统泄油量增大,进而供油装臵供油量不能满足系统所需油量,造成每个轴瓦所需顶起油压达不到要求,故可能造成轴瓦磨损。 顶轴油泵启动后,顶轴油母管压力十几兆帕,润滑油喷出伤及周边人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环保 顶轴油系统中的油是润滑油,泄漏易引起着火。 气味很大,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对环境污染大,不符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3.经济 日常巡回检检查耗时大,每天早上对渗漏油污擦拭清洁需要10多分钟/一人次,需要大量的破布才能清理干净。 出事故了,运行检修都要参与,油都白白流走了,而且影响启停机组时间,烧瓦磨瓦是重大事故,不仅长时间不能启动机组,而且还需要专业人员来维修,

对人力及物资的耗费。 损失是相当大的!!!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难题,小组成员决定本次QC攻关课题是:降低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率。 二.课题确认后,小组成员对现场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5#6机组渗漏统计:(09年61点 ,10年87点,11年103点,12年132点,总计383点),渗漏相当严重且逐年上升。如果不及时治理,将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渗漏点全部集中在接口处。 三.根据现状小组成员确定目标及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 目标确定为: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现象由94.6%降低为1.2%。 目标可行性分析:目标可以实现 四.原因分析 通过人机料法环对造成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不进行详细叙述,接下来根据要因确认时进一步阐述)。 五.要因确认 对以上9个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因素1.轻工多,技术水平低,检修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 因素2.未按标准工艺安装,检修质量不过关 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因素9 通过对9个末端因素的逐一确认,要因有二:1,2 六.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对策一,对策二。 七.对策实施 1.对结合面进行改进,密封的改进:这也是本次QC活动创新,技术攻关之处。此创新出至小组成员任涛在日常维护烟气在线时发现塑料气源管路皆为此模型,他大胆设想将此模型准备运用至顶轴油系统热工测点渗漏治理中。 期间他多次深入现场对原始接头进行测量,对烟气在线塑料气源管路模型进行摸索,然后在店塔加工厂加工接头10来个,在检修时将其中一点进行安装。安装后,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效果良好。(存在问题:重复安装接头损坏严重,材质问题) 为了解决材质问题,最后决定联系接头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将我们自己加工好的接头寄送给厂家,进行原样加工。(要求:耐压,抗腐蚀) 2.所有打磨人员必须经过小组技术骨干交底,掌握研磨程序后,方可进行打磨。严格按照打磨步序,进行打磨(用打磨砂轮片打磨→锉刀或粗砂纸打磨→细砂纸打磨)。最后通过三级检查验收后安装(小组技术人员→专业主管 →机务专工 )。 3.以上两个因素解决后,严格按照热工仪表安装工艺进行安装。安装后同样通过三级验收。 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 为了巩固本次QC活动的成果,我们将活动实施方案及方法加以总结,形成标准化、工艺化,并纳入班组的实际工作中。 十.总结打算 总结:1.专业技术方面:小组成员对质量管控有了新的认识,扎实的掌握了控制要点。2.QC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使小组全体人员

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3. 管理方面:QC成员对解决问题自定目标课题活动程序更加清楚,能够遵循以事实为依据,应用了统计工具。为以后顺利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组织管理在活动中逻辑严密、制度完善充分发挥管理能力。 评价 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