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概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37: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6. 摩尔法所用的指示剂为(A) A. K2CrO4

47.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C) A. 浓、冷、慢、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48. 获得晶形沉淀应控制的沉淀条件为(C) A. 聚集速率>定向速率 C. 聚集速率< 定向速率

49. 正确的饱和甘汞电极半电池的组成为:(B) (A)Hg?Hg2Cl2(1mol?L-1)?KCl(饱和) (B)Hg?Hg2Cl2(固体)?KCl(饱和) (C)Hg?Hg2Cl2(固体)?HCl(1mol?L-1) (D)Hg?HgCl2(固体)?KCl(饱和)

50. 离子选择电极中,常用的内参比电极是:(B) (A)Ag电极

(B)Ag/AgCl 电极

(D)AgCl 电极

B. 定向速率=聚集速率 D. 定向速率≈聚集速率

B. 稀、热、快、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B. K2Cr2O7

C. 吸附剂

D. 铁铵矾

(C)饱和甘汞电极

51. 活动载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限取决于:(C)

(A)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B)膜电阻

(C)响应离子与载体生成的缔合物或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D)膜的厚度

5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可用于:(B)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C)校正方法误差

53.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定时,需要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因为:(B) (A)减小浓差极化

(B)加快响应速度 (D)降低电池内阻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C)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54. 在电位滴定中,以?E/?V-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曲线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D) (A)曲线突跃的转折点 (C)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55. 对于电位滴定法,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在酸碱滴定中,常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B)弱酸、弱碱以及多元酸(碱)不能用电位滴定法测定

(B)曲线的最小点 (D)曲线斜率为0的点

(C)电位滴定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D)在酸碱滴定中,应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比用指示剂法指示终点的灵敏度高得多

5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醋酸电位滴定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B)滴定终点位于滴定曲线斜率最小处

(C)电位滴定中,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应该每加入0.1?0.2 mL滴定剂就测量一次电动势

(D)除非要研究整个滴定过程,一般电位滴定只需准确测量和记录化学计量点前后1?2 mL的电动势变化即可

57. 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试液透过率为12%;若以示差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C) (A)40%

58. 若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测量误差为?T=0.01,当测得透光度T=70%时,由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为:(D) (A)2%

59. 邻二氮菲法测定铁时,应在加入盐酸羟胺摇匀后应放置至少2分

(B)8%

(C)6%

(D)4%

(B)50%

(C)60%

(D)70%

钟后再加邻二氮菲显色剂,若放置时间不足,则分析结果很可能会:(C) (A)无影响

60. 邻二氮菲法测定水中微量铁含量的分析步骤是:(B) (A)还原-发色-调节pH-比色-酸化 (B)酸化-还原-调节pH-发色-比色 (C)发色-酸化-还原-调节pH-比色 (D)调节pH-发色-还原-酸化-比色

61. 光度分析中,某浓度待测物以1.0 cm吸收池测得透过率为T,若仅浓度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透过率应为:(A) (A)T2

62. 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三者的关系为:(B) (A)增大、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减小

63. 示差分光光度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是:(C) (A)选择的测定波长不同 (C)参比溶液不同

(B)使用的光程不同 (D)标准溶液不同

(B)减小、不变、减小 (D)增大、减小、不变

(B)T/2

(C)2T

(D)T

(B)不一定

(C)偏低

(D)偏高

64.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组分峰间距决定于相应组分在两相间的:(B) (A)保留值

65. 色谱峰的宽或窄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D) (A)保留值 (B)分配系数 (C)扩散速度

66. 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是:(D) (A)保留值 (B)调整保留值(C)相对调整保留值 (D)分配比

67. 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D)

(A)组分和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D)组分与固定液

(D)塔板数

(B)分配比 (C)扩散速度 (D)理论塔板数

(C)组分与载气及固定液

68. 假如溶质的分配比为0.1,那它在色谱柱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D) (A)0.1%

69. 具有分配比为9.7的溶质,通过包含2.2 g固定相的柱,死体积为2.4 mL,该溶质的调整保留体积为:(B)

(B)10%

(C)90%

(D)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