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2:5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 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1.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 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 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 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 验而存在。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的不健康的心 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2. 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 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 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 心封闭、 情感冷漠、 行为孤僻、 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 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 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老师 和长辈,理由是“太无聊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 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3. 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 对抗情绪很严重。 他们缺乏安全感, 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 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 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 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

的遗弃, 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 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 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 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 游戏等不良习惯, 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 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是希望, 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 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必须采取正 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1.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 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补珍贵。学校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4.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由专门的老师帮助解答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

5.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把一些住址相近,情况相似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一块玩耍一块儿学习,有问题一起想办法,有快乐也一起分享。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