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恒定电流专题突破八电学实验基础讲义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1:1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突破八 电学实验基础

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如图2所示,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15.0×0.01mm=2.150mm.

图2

2.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刻度格数 (分度) 10 20 50

(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的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 mm. 3.电表的改装

刻度 总长度 9mm 19mm 49mm 每小格与1mm的差值 0.1mm 0.05mm 0.02mm 精确度 (可精确到) 0.1mm 0.05mm 0.02mm 读数/mm(游标卡尺第n个刻度

线与主尺对齐) 主尺整毫米数+0.1n 主尺整毫米数+0.05n 主尺整毫米数+0.02n

改装成电压表 改装成电流表

内部电路 改装原理 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

改装后的量程 U=Ig(R+Rg) UUg

I=R+Rg

Ig RIIg

量程扩大的倍数 n= UIg

n= IgRgRg

= I-Ign-1R·RgRg

= R+Rgn

接入电阻的阻值 R=-Rg=(n-1)Rg R=

改装后的总内阻 RV=Rg+R=nRg RA=

改装成的电压表

改装成的电流表

校对电路

(1)改装后示数等于表头与分压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备注 (2)改装后量程等于满偏时表头与分压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4.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1)改装后示数等于通过表头与分流电阻的电流之和; (2)改装后量程等于满偏时通过表头与分流电阻的电流之和

(1)机械零点的调整:在不通电时,指针应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若不指零,应该用螺丝刀调整.

1

(2)选择适当量程:估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电表指针应偏转到满刻度的以上.若无法估算3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则应先选用较大的量程,再逐步减小量程.

(3)正确接入电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两种电表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4)正确读数:根据所选量程的精确度,正确读出有效数字并注明单位.

①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V和0.1A,

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②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③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5)注意内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一方面作为仪器使用,同时又是被测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实验中没有特别要求时,一般不考虑它们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但在有些测量中,不能忽视它们的内阻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如伏安法测电阻等.这时电流表应看成“能读出本身电流IA的小电阻RA”,若已知RA,则该电流表可当成电压表使用,即UA=IARA;电压表也可看成“能读UV

出本身电压UV的大电阻RV”,若已知RV,则该电压表也可当电流表使用,即IV=.

RV5.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对比说明

两种接法电路图 串、并联关系不同

负载R上电压调节范围(电源内阻不计) 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电源内阻不计) 闭合S前滑片位置 实物图接法

EE≤I≤ R+R0R

E

0≤I≤ R

RE

≤U≤E R+R0

0≤U≤E 分压接法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调节范围大

分压接法调节范围大

b端 一上一下 a端 一上两下

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