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21:23: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分析与对策启示
Sexual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ublic emergency
―from Wenchuan earthquake perspective LI Jiayua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During the special period after the public emergency, Wenchuan earthquake, due to aftershock,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of affected colleges was different from usual, some concealed and ignored problems about sex education came into existenc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sexual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during the special period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In addition, the paper will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college sex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ex education trend and the China's today social statu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t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1 引言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
紧急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本文研究的是自然灾害型突发公共事件,即汶川特大地震视角下的大学生性心理。 当社会正常运行状态被突发事件打断扰乱,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也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突发事件的易感人群。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自然灾害,余震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繁,四川大部分高校震感强烈。为确保大学生群体的生命安全,情绪稳定,四川省的高校普遍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安排、同意学生到开阔地带如运动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住宿、暂时停课、教师24小时值班制等措施。当学校日常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与教学秩序被打断扰乱后,学生们在应急状态下集聚了大量焦虑、恐惧、惊慌情绪,这也是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关注的学生心理重点。而特殊时期中大学生的性心理却是被忽视的盲区,基于大学生恋爱的普遍现状,突发事件下的大学生性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期间,大学生性心理的突出表现,可以说是对我国高校还在发展阶段的性教育成效的严峻考验,集中暴露了性教育存在的不足。笔者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美化现状,不回避问题,就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近一个月的时间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一粗浅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2 突发事件下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到高校暑假开始,大约有一个多月的时
间,期间大学生性心理较活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迫切渴望与异性接触,性意向增强
大学生正是性欲高涨的阶段,大部分调查都显示,大学生有强烈渴望与异性交往的意图,而地震发生后,这样的倾向愈发明显。学生本是以院系、班级为单位,按学校要求露宿在划分的场地里,但笔者发现,实际上不少学生却并没有按要求露宿,而是出现如下现象:(1)操场内与异性共用一帐篷,共睡一铺位;(2)在学校比较隐蔽的一些角落,如树脚下、草丛中等搭建帐篷,男女同住;(3)在余震来临之时,甚至于出现贴身、搂抱等亲昵行为;(4)清点人数时,据调查,缺席的学生要么是异性朋友(多是其他邻近高校学生)来探望,另寻住处;要么就是投奔异性朋友了;(5)还有部分学生因为类似因素不知所踪,校园面积大,夜色中,无从确认。这些情况较多地发生在两类学生之中:一是已确立恋爱关系的学生。地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在一起”的机会,以避震为由掩饰他们双方渴望接触的意图;二是平时关系较亲密的异性间。特殊的时期,更加有利于双方的了解、交流,而往往在这之后,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发展成为恋爱关系。即使在地震危险解除之后,学校多次呼吁学生尽快搬回宿舍居住,但一部分学生却久久在外留宿,迟迟不肯归。据了解,除个别学生确实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惊魂未定,短时期内不敢回宿舍外,其余在外留宿的学生是由最初的恐慌转变为对特殊时期与异性同宿的生活状态感到新鲜、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