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全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7: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地理与生产建设;

2.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

教法提示:

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解开地理之“谜”

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转入激活状态,并归结这一切都属于地理知识。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用教材内容展示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P3的三个问题;

2.用身边的地理实例展示:如出游时注意天气,了解某一旅游景点的位置需要查看地图等;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教师先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许多方面,再举例说明地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然后请学生讨论,举例说明。例如: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热量条件好。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地理知识或与地理相关。

四、小结

1.地理知识就存在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

2.地理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

板书设计:

一、解开地理之谜

1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与日常生活 2.地理与生产建设 3.地理与风土人情

我们怎么学习地理(一) 教学目标:

1.初步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和途径; 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3.认识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难点:

1.什么是地图;地图的三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和比例尺的大小;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教法提示:

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识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习地理呢?

(二)讲授新课:

1.利用学校平面图的制作过程向学生讲述地图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并提问:同学们还见过哪些地图?你会看地图吗?

学法指导:一般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接下来看图例。阅读地图的内容时,应先整体、后局部。

2.地图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3.讲述地图上的方向:

1)给学生介绍地平面上的方向;

2)练习:读图,A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C点的 方向。 A B C

2 3)讲述: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多种,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带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指向标指北方。 4)练习:P.10活动题;

5)讲述在野外如何判定方向。 4.讲述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定义。教师应强调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练习:

A、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的换算;B、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的距离

3)比例尺的大小:引用数学中分式的概念

5.“图例和注记”部分的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熟悉使用图例和注记。 (三)课堂总结和巩固练习:

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后,就能看懂地图了,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课本P.10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一、如何阅读地图

1.地图的制作和分类 2.地图的要素 方向: 比例尺:

图例:

我们怎么学习地理(二)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2.初步树立“地图是学习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 的概念;

3.帮助学习发展自己的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2.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教法提示:

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