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选择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6:4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过 C 。

A、30% B、100% C、20% D 8% 3、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 A

A、偿债率 出口债务率、经济债务率B、经济债务率、偿债率、出口现值债务率C、偿债率、经济债务率、出口现值债务率。

第十二章:

1、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与其区位和行业结构特点有关,但要维持一种所有权优势需要以市场不完全为前提。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是内部化理论的基础。

3、内部化的过程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这为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余地。

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便产生了跨国公司和以直接投资为主要推动力量的生产国际化进程。

4、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展过程和格局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决定的。

5、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既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重要力量。

7、交易成本包括寻找相应价格的成本、确定成交条件 、签约、履约及为避免对方违约而付出的成本等。

8、系统风险是指不能被分散化过程所消除的风险,它产生于所有公司共同经历的事件(如国内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9、技术转移形式有着垂直、水平 、吸收型、有偿与无偿转移等情况。

1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实际上是垄断所有权优势理论、区位特定优势理论和市场内部化理论的综合。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记录了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贸易活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以为基础的、记录所有这些国际交易的会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的引起国际支付和收人的交易有两大类:一是发生在商品、服务、收人和经常转移的交易,这些项目的总和构成经常项目;二是涉及金融资产买卖的交易,这些交易关系到现有资产项目所有权的变化,构成资本和金融项目。国际收支状况指的是一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在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均衡决定了其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反过来对国内宏观经济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章在介绍国际收支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时,考虑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和内容的重新调整,为了避免与调整前的相关内容相混淆,所以在某些内容的写法上采取了比较的方式。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记录所有这些国际交易的会计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的引起国际支付和收入的交易有两大类:一是发生在商品、服务、收人和经常转移的交易,这些项目的总和构成经常项目;二是涉及金融资产买卖的交易,这些交易关系到现有资产项目所有权的变化,构成资本和金融项目。

3、国际收支状况指的是一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4、我国对外贸易“奖出限入”、资本流动“宽进严出”的政策,扩大了对外贸易和金融项目顺差。

选择题:

1、 以下项目属于金融账户的有: B

A、债务证券 债务减免 B、特别提款权、外汇资产 C、货币黄金、股本证券 2、从从国际收支角度看,我国实行资本流动“宽进严出”,的政策,扩大了 C 顺差。

A、对外贸易 B、经常项目 C金融项目 D、收益项目

3、经常项目顺差反映了国民储蓄 国内投资,也反映了国内总产出 总需求,生产能力相对 。

A、大于 小于 过剩 B、大于 大于 过剩 C、大于 小于 不足 D、小于 大于 过剩 4、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国民储蓄 国内投资,也反映了国内总产出 总需求,生产能力相对 。

A、小于 小于 过剩 B、大于 小于 过剩 C、大于 小于 不足 D、小于 小于 不足

第十四章: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 支付手段 。 2、汇率则是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

3、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

4、外汇市场具有国际清算、套期保值和投机等若干基本功能。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5、外汇管制措施主要体现在对经常项目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上。

6、西方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内容有三个方面: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

7、管理浮动又可以分为单独浮动、钉住的浮动和联合浮动。 8、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是静态含义上的外汇。 9、某日伦敦外汇市场挂牌£1 =$1.6000,3天后变为£1 =$1.6100,表示美元汇率 下跌;或£1 =$1.5900,表示美元汇率 上升 。

10、某日中国银行挂牌$100 =¥831.30,3天后变为$100 =¥832.60,表示美元汇率 上升 ;或$100 =¥829.90,表示美元汇率 下跌 。

选择题:

1、票据发行便利具有: B

价格风险转移创新、B、信用风险转移创新、C、流动性增强创新。 2、下列各组金融创新方式属于价格风险转移创新的: B

A、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 B、浮动利率债券、金融期货 C、货币期权、可转让存单 3、下列对冲基金属于高风险对冲基金的有:B

A、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量子基金 B、老虎基金、量子基金C、罗伯逊管理的对冲基金。 判断:

1、对冲基金的特点是买空卖空、投资战略保密、高风险高回报。 ( T )

第十五章:

1、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 含金量 来折算。

2、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3、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 ;

4、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动差,说明了某一段时间里汇率变动的 原因。

5、利率平价理论主要说明金融资产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中两国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6、利率平价可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和抛补的利率平价两种。

第十六章:

1、调整国际收支失衡最基本的三种理论是指弹性法 、吸收法和货币法。

2、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的供求弹性。

3、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4、“J曲线”效应是指在贬值过程中,贸易收支差额先降后升。

5、吸收分析法是凯恩斯的乘数原理 在弹性分析法中的一个应用。该方法说明货币贬值只有在收入相对吸收增加时,贸易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6、货币分析法强调 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中的作用。

7、在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以适应货币需求这一过程加以恢复。

8、在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汇率 的变化来自动调整。

第十七章:

1、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兼顾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两个“目标”。 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目标,则至少需要两个政策工具。 3、分配法则为:将国内平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

4、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在改变国内收入方面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 能有效地改变国内收入,可用来刺激国内经济。

5、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会通过国际收支的调整机制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其他国家。

第十八章:

1、浮动汇率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将通过汇率的调整而自动实现。 2、浮动汇率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将仅限于国内目标 。 3、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4、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就业目标、物价目标和国际收支目标。

二、名词解释(164题,每题5分):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 =△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MRTS: 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又叫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of labor for capital in production, MRTS):表示某公司在等产量线上增加1单位劳动力要放弃多少资本,为等产量线上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二章:

重商主义、绝对利益、比较利益、提供曲线、贸易条件。

重商主义:是流行于17、18世纪西欧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得益,一方受损)”,一个国家只有当其他国损失时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因此,他们鼓吹经济民族主义,主张管制进口,奖励出口,政府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管制。

绝对利益: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那么两过就可以通过专业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比较利益: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绝对劣势相对小些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

提供曲线、: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它表明一国为获得一定量的某种进口商品,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口,从供求两方面来考虑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其公式为:T = PX / PM。这里,T代表贸易条件,PX 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第三章:

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R定理、纯粹增长利益、悲惨型增长、里昂惕夫反论、人力资本说、R&D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学说、信息贸易理论、要素密集反向。

要素禀赋: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或着说是不同要素的密集使用程度。 H-O定理: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叫H-0-S定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A国和B国的工资相等,会使贸易各国的利率相同,会使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R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纯粹增长利益: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不考虑贸易条件情况下经济增长对A国福利的改善,我们称之为纯粹的增长利益。

悲惨型增长:由于增长使一国增长后比增长前更贫困而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没有贸易的增长还可以增加国家财富。

里昂惕夫反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labor—intensive commdity),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一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就是人拥有的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工作培训、健康状况等一系列性状。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的出日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R&D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学说:研究是指与新产品紧密相关联的思路、技术、工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开发是指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不同国家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而充裕的资金、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质量的人是从事研究开发的条件,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是研究开发产业化的基础,研究开发的变化可以产生新的比较利益,它不是靠扩大已有的规模,而是通过向研究、开发投资取得的。

信息贸易理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