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9:2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 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 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 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2.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 A.冬季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B.秋末和初春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
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小于南方
解析: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因此B项说法错误。第2题,我国寒潮暴发主要在冬半年,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冬季由于是北方农业生产的农闲季节,对农业影响较小,南方地区频次低,但喜温农作物受影响大,故寒潮频次高;农业生产不一定减产严重,主要看发生的季节,晚春季节,危害大。由此判断D项正确。
3.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C.海岸受侵蚀后退
B.寒潮造成冰冻 D.地表下沉塌陷
解析:选B 我国南方沿海是台风灾害多发区,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对“海景房”的威胁较大,故不选A。海岸线附近,海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可能面临海岸受侵蚀后退、地表下沉塌陷等威胁,故不选C、D。我国南方沿海离我国冬季风源地较远,南下的寒潮及其带来的冰冻灾害对“海景房”的威胁最小,故选B。
4.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C 坡度大、坡面疏松的岩层容易发生滑坡,结合不同岩石的图例可知③层理面斜向公路,易发生滑坡。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5~6题。
5.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 ) A.降水集中 C.水库较多
B.地势低平 D.支流众多
6.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解析:5.C 6.B 第5题,材料中已经给出是我国华北海河地区,该地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势平坦;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河是典型的扇形水系,支流较多,当这些水流同时汇入到干流时容易形成洪灾。水库有调蓄洪水的作用,不是成灾因素。第6题,洪涝可能对农作物、建筑、人员伤亡等造成危害,但华北地区的洪涝在7、8月份,此时冬小麦早已收割完毕,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7~8题。
7.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C.大巴山和巫山
B.太行山和雪峰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8.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7.A 8.C 第7题,横断山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处在四川的西部,地壳活跃,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秦岭位于陕西南部,是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特征的过渡性明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第8题,图示灾害中地震会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而暴雨与泥石流的形成密切相关,综合分析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10.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9.B 10.D 第9题,地上河易决口是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原因,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沉积。第10题,大量采挖河沙易使河道堤防崩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会使得河道水量增大,同时会影响该地的农业生产。
如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