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话稿范文 在全县廉政文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5: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会议讲话稿范文在全县廉政文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总结推广廉政文化建设八进试点工作新经验,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文化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教育和培养,长期养成的深入人们骨子的精神.

廉政文化是很细腻的廉政工作,是廉洁自律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又一重要形式.

(一)传承文化传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党风廉政建设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

做人讲礼仪、做事讲规矩、打仗讲谋略、治国讲方略、治军讲五德、治政讲诚信,这都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上千年的中华民族,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到人文精神,都全方位涧透到人们社会、政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我们从政行为的人文性、复杂性和多面性.

统战工作人文化,使全世界炎黄子孙都有华夏民族的认同感,黄皮肤、中国籍不论在世界各地,不论现在国籍差别,不管在本土之外生活了多少年,繁衍了多少代,一律都是中国人.组织工作人格化、感情化,事业才能留住人,巧妇才能做无米之炊.

农村工作人文化,小康社会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廉洁自律工作从文化入手,就是要使廉洁深入人心,成为涧透人们骨子的一种精神,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方式,即自律.

提高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面讲,就是要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石屏文化底蕴深厚,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华历史文化历经沧桑,孔孟之道铸造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秦皇汉武统一了疆域,统一了文字,也统一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文化革命革了文化的命,很多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已不被世人所接受,有诗为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文化的无奈在于丢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希望在于接承传统,创新机制,营造

氛围,深入到各领域,提高到各层面,成为独具时代特色的新的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气息,追溯历史岁月,浓缩底蕴的辉煌,印证不朽的文明.

以文化的承载,融通过去和未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才有切入点.从常规的廉政工作讲,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依纪严肃查处了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李真等一批腐败分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党惩治腐败的信心和决心.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2300多件、38400多人,其中大案17400多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归根结底是因文化的缺失,导致行为的违规. 从全县的角度讲,近年处分的部分违纪违规人员,有的人根本不会去从自身所犯错误汲取教训,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受到处分认为是自己熟人没找够,组织对自己不公,很少有反思与领悟,因为生活在人情社会,受人情思维制约,自己根本跳不出人情思维定势.为官者放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铸造和改造,铤而走险,权钱交易,形成一种负面的引导效应;作用于社会层面,形成了崇腐羡腐的扭曲社会心理,导致了笑贫不笑贪的社会心态.

加之各种社会不良行为的相互交织,推波助澜,助长了腐败行为和腐败风气滋生和蔓延.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是腐败现象,最担忧的是社会公平正义无法体现的问题.

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行政方式,而且是一种新文化的塑造、新风尚的倡导、新队伍的铸造.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反腐败就可能因缺乏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而失去应有的力量和效果.

(二)加强廉政文化制度建设,是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机制保障中国讲文化,西方讲血统.中华民族的统 一、首先是对文化的认同感的统一. 如:汉族的渊源就是因地域统

一、形成文化交融内聚,从而使体现在受统一政治统治,超出血源、族源,统一在共同文化意识之下的中原民族.汉民族最终和最根本的联系纽带就是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对孔孟之道的归宿感.

清朝的统治是政治的强权、生活的渗透、文化的反统治.文化建设制度化,就能形成廉政建设机制化,文化建设表面化,就会形成廉政文化的形式化,以及对违纪行为的简单量化,就会导致廉政建设流于形式,走过场.

教育、制度、监督并治提法非常科学,做法非常规范,也很有操作性.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树权威,并治见成效.

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还需要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来推动.近几年,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制权、管钱、用人的制度体系,但制度的保障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执行中容易受潜规则的影响而走样变形.

所缺失的不仅仅是制度条文,更重要的是制度层面下所潜藏的制度观念,缺乏的是对制度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监督要真正到位,不但取决于监督的权威性,也需要加强经常性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实践表明,监督要收到实效,必须有监督意识作保证,廉政教育作支撑.要着眼于廉政意识的培养,文化氛围的营造.

润物无声的文化意识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一旦被人接受,其影响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廉政文化也是如此.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把社会公众纳入到教育范围内,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工作中来,不断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对于构建惩防体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文明开放、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石屏的现实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文化的力量作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既是精神,又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心理的趋向、思维方式的定型,也是一种价值的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石屏小康社会进程,这些都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在新任务、新要求面前,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环境,以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塑造人,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