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3:2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1.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本质及特征?
答:(1)本质: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财务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整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及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等信息的一个价值管理信息系统。 (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A、服务对象具有多元性,并侧重于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 B、以计量和传送财务信息为主要目标,并侧重于财务报告的编制;C、核算程序与方法较为成熟且相对固定。
2.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会计信息。
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主要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债权人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审计部门通过会计信息,检查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税务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及时足额课征税款;企业的管理者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管理信息。
3.为什么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会计主体是指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中所讲的会计各要素,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企业对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是由于其发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4.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和含义。
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5.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是什么关系?
答: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延续下去,这一基 本假设界定了财务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前提也称会计期间前提,是指对企业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需要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长度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该期间的账目,编制财务报告,它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具体时间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分期前提与持续经营前提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补充,不可分离。只有设定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持续地、无期限地经营下去,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因此,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又需要会计分期。
1
6.何谓会计的谨慎性?它与客观性有无矛盾?
答: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它与客观性有时会存在矛盾,过于谨慎会影响到客观。
7.简述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共同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组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共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组成了利润表。
8.试述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
答:会计确认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某项目应否作为会计对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并进一步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数据资料是否应全部列入会计报表以及如何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会计确认与计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会计确认解决定性问题,解决“是不是”、“算不算”的问题。会计计量解决定量问题,解决“是多大”、“是多少”的问题。会计确认主要是对应当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接收的经济数据加以识别、判断、选择和归类,并对应在报表中提示的信息进行再判断和再认可。只有经过计量,应接收的经济数据才能正式记录,应输出的信息也才能最终列入会计报表。反过来说,会计上应计算、衡量哪些经济业务,如何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加以定量,则取决于会计确认。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确认是为了会计计量。未经确认,不能也不应当进行计量,即没有确认的计量,既无空间范围,又无时间界限。而没有计量,确认将失去意义。所以,会计确认与计量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交叉、渗透。在实际运用时,会计确认与计量必须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第二章 货币资金
1. 我国目前对现金支出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理》中规定,企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1)职工的工资和津贴。 (2)个人的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文化技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款项支付,不得使用现金,必须通过银行存款进行转账支付。
2. 根据现金收入和支出的控制要点,结合企业现金收支过程,为企业设计一套现金收入和
支出的控制程序图。
2
现金收入控制程序图 业务部门 1、从外部收到现金; 2、填制收款清单 会计部门 1、将现金收入登记现金总分类账,借记现金账,贷记适当的对应账(如销售收入等); 2、将银行存款回单与收款清单和会计记录相核对; 3、将银行对账单和会计记录相核对。 出纳部门 1、收取现金并于收款清单相核对; 2、登记现金收入日记账; 3、将现金存入银行; 4、将银行存款回单送交会计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 1、通过对银行存款回单、银行对账单的核对于审查,了解收款过程是否存在差错金额异常情况; 2、定期或突击检查现金的记录与保管情况。 银行
3.我国目前对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主要有那些?
答:银行存款的管理属于货币资金管理范畴,企业应加强对银行存款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等结算。企业在银行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必须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一个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存款账户,也不得在同一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企业收到的现金和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企业的各项经济往来,除了按照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可以使用现金的以外,都必须通过银行账户办理转账结算。
企业必须按规定合理使用银行账户,不得出租或出借银行账户;企业应指定专人签发银行支票,不得签发与预留银行印签不符的支票。签发支票时,必须有足够的存款可供支付,既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也不得签发远期支票;及时、正确地登记与银行往来的一切业务,并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
4. 我国现行的转账结算方式存在那些问题? 答案:略。
5.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编制?
3
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为了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核对,检查二者的登记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长期未达账项,及时发现记账是否有错误,以便正确核对银行存款余额,真实地反映企业的银行存款信息而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同时将银行日记账余额和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实有数。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 =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第二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银行日记账余额为准,将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 —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第三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银行对账单余额为准,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调整到银行对账单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
6.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核算?
答: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
核算时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申请办理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使用时: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清户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有何区别?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具体包括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及代垫的运杂费等。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销合同规定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企业或劳务供应企业的款项。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预先发放必须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业务形成的,一般与收入相联系;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进业务形成的,一般与材料、商品的采购业务相联系。
2.举例分析比较总价法和净价法的利弊?
总价法和净价法是企业对存在现金折扣条件销售时的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
〔例〕B公司2007年5月1日向D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发票中注明的售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为17 000元,共计117 000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货款尚未收到。D公司的付款条件为“2/10、N/30”。假定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B公司采用总价法进行会计处理。
4
(1)5月1日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5月8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5 000
财务费用 2 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 000 (3)5月20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 000
上例资料中,若B公司采用净价法,则会计处理为: (1)5月1日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5月8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5 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 (3)5月20日支付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
财务费用 2 000
以上两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净价法较合理,因为应收账款按可实现价值入账,销售收入则按不包括折扣后的现款交易价格计量,而总价法的入账价值有可能虚估资产,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是客户付款入逾折扣期限,净价法因账上以净额反映,必须再查对原销售总额,手续较为繁琐,而总价法在这种情况下则显得更易操作。
3.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转让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