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份速冻食品中同时检出单增李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7:1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一份速冻食品中同时检出单增李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分析

作者:王炜 江晓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南京市速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被污染的高危食品,从而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预警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方法 参照国家标准方法,采用进口生物梅里埃生化培养基和试剂条,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 20份速冻食品中5份受到污染,分别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其中1份市售速冻水饺中同时检出单增李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该类速冻荤馅食品已受到致病菌严重污染,需加强监测,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food-borne pathogens in frozen-rice-food WANG Wei, JIANG Xiao.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 21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food-borne pathogens in deepfreeze foods in Nanjing.Confirming highly dangerous foods primly so a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food borne disease happen.Method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and API biochemical medium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ree kinds of pathogens in samples.Results We detected 20 deepfreeze samples,four Listeria-moncytogens and three staphylococcs aureus were detected in which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staphylococcus wer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from one marked dumpling.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is kinds of foods had been polluted because of two pathogens detected .

【Key words】 Food-borne pathogens; Listeria-moncytogens; Staphylococcs aureus; food-Safety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致病菌,它们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污染和接触传播使人类感染致病或发生食物中毒,各国食品安全卫生指标对这些致病菌均规定禁止检出。2009年本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在进行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对其中20份速冻米面制品(包括水饺,元宵,包子,馄饨,牛奶馒头)按要求进行常见3种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检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 样品来源 按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计划,根据南北方特点,在超市集中采集速冻生熟制品(荤馅,素馅,糖馅,无馅)共计20份。

1.2 检测项目 按《全国食品污染物检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细菌学部分)和GB/T4789-2008进行单增李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

1.3 培养基及试剂 LB增菌液、7.5%NaCl肉汤(北京陆桥)、MM增菌液,科玛嘉李氏菌显色培养基、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梅里埃金葡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API Listeria生化鉴定条(法国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miniVIDAS SET2试剂条(法国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

1.4 检测依据 全国食品污染物检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细菌学部分),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1.5 检测方法

1.5.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方法 增菌:无菌称取检样25 g于225 ml LB1增菌液,30 ℃ 24 h培养后无菌吸取0.1 ml转种LB2增菌液二次增菌30 ℃ 24 h。选择性分离培养:取二次增菌液一环,划线接种CHROMgar单增李斯特菌显色平板,30 ℃ 24 h观察。初步生化反应:挑取CHROMgar李斯特菌显色平板上周围有一层白色晕圈的圆形,中等大小半透明蓝绿色菌落,穿刺接种于双糖铁高层斜面,30 ℃ 24 h观察结果,同时将上述可疑菌落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26 ℃培养2~7 d观察。系统生化鉴定:挑取双糖铁培养基斜面与下层均产酸而不产H2S的菌株,在半固体培养基上有动力,形成伞状菌落接种API Listeria生化鉴定条。共检出4株在5份受污染的速冻水饺和馄饨中。

1.5.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及肠毒素检测结果 增菌:无菌称取检样25 g于225 ml 7.5% NaCl肉汤,37 ℃ 24 h培养。选择性分离培养:取增菌液各一环划线接种Baird Parker琼脂平板和血平板,37 ℃ 24 h,取出观察。涂片染色:挑取血平板上呈金黄色或白色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在 Baird Parker平板上圆形、光滑凸起,周围为一浑浊带晕圈的菌落。 血清凝固酶试验:取1∶4新鲜兔血浆0.5 ml 加入培养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浸液0.5 ml,37 ℃温箱式水浴,6 h内观察,结果为血浆凝血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采用miniVIDAS SET鉴定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检测,结果为阴性,结果共检出金葡菌3株也均在5份受污染速冻水饺和馄饨中。

1.5.3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 增菌:无菌称取检样2 5 g于225 ml MM增菌液,42 ℃ 24 h培养。选择性分离培养:取增菌液各一环划线接种琼脂平板和血平板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和SS平板37 ℃ 24 h进行平板分离,结果沙门氏菌显色平板未见紫红色菌落, SS平板上未见无色透明及黑心菌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结果

经对20份速冻米面食品3种致病菌分离,在其中5份受到污染速冻水饺和馄饨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中一份速冻水饺中还同时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未能检出。 3 讨论

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爆发流行不断发生,因其发病凶,传播快,危害大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次共对20份速冻食品进行常见多发性3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株,其中1份速冻水饺中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表明该类含肉馅类速冻食品已受到致病菌严重污染,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应加强该类产品的监督,防止食物中毒发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里面致病力最强的种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容易通过手、空气污染食品,它本身不会直接导致食物中毒,但被污染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能产生足够的耐热肠毒素而造成食物中毒。其危害仅次于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艾滋病一起并称为三大难治传染病顽症不得检出

[3]

[2]

[1]

,而且金葡菌

也是引起人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随着临床上金葡菌耐药株的增加,金葡菌已与肝炎、

。因此GB/T4789中明确规定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尽管本次对水饺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未能检出,但该产品中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检出警示我们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该类食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LM(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由于它引起的感染病死率高,危害大,WHO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等,据报道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家禽可被该菌污染,4%~8%的水产品,5%~10%的奶、即食食品(ready-to-eat food)和冷藏冷冻食品易受污染

[4]

。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性疾病在欧美

国家常有发生,轻者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甚至死亡。我国云南省某县于1997年曾发生过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动物病死率几乎100%,人群发病率为8.2%

[5]

。虽然我国目前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未做具体要求,但美国要求其在食品中

[6]

不得检出,欧洲各国要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每克食品中小于100 cfu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通过近几年食品

污染物调查结果显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生肉及即食食品中污染率较高, 警示要防止单核

本次对20份速冻食品进行3种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达1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达20%,沙门氏菌未检出,其中在1份速冻水饺中还同时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析原因主要可能是其中的生肉受污染所致,因此预防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