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1:3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外国文学史(中编)

导论

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

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啊,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资本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富裕,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文明给人带来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的自由得而复失。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呀表现出新的形态。

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启蒙

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而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 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

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里明确表达了他对最低贱的生命的尊重。斯丹达尔塑造了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于连——他充满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甚至,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开始表现“平庸”的资产阶级形象。

3、 人对人的依附转变为人对金钱的依附:19世纪,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

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萨克雷的《名利场》通过蓓基·夏泼这个人物写出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是一个冷酷自私、趋炎附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名利场,写出了上层社会那些貌似风雅的绅士们的伪善、卑劣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的名利场中正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淋漓尽致的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高老头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巴尔扎克以高老头的父爱,衬托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死前的长篇独白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亡了吗?”这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愤怒谴责。

4、 从张扬人的个性转变为对人的善恶的思考:19世纪的现实主义普遍开展了道德善恶的灵魂

质考,表现了人的原欲与理性的冲突。它不把人的自然原欲简单的视作人的原恶,而是强调对其作道德规约,使之与人的原欲达成相对意义上的调和,这就比传统的宗教理性更富有生命意蕴与现代意味,从而也避免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自我”的那种个人主义偏颇。在这种人文基础上形成的“人道主义”,并不是人做简要的善恶之分,而是对“类”的意义上的人的生命存在给予了普遍的尊重、重视和同情,因而“人道主义”对感性意义上的“人”和理性意义上的“人”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它比以往的世俗人本主义和宗教人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包容性,现实主义文学也借“人道主义”表达了既理性化有富有人性内蕴的“人的观念”。作者意识在文学作品上的隐退便是很好的证明——作者不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人物的见解,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存在。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原因: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2、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欧洲各国的浪漫派有不同的特点,如法国与德国的浪漫派就有许多差异。不同的政治立场上也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如雨果的进步立场和许莱格尔兄弟的反动立场完全不同,因此从苏联传入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区别了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但对现代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反叛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它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理想超越了政治立场的对立,因此它们同归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科学的统治,向往自然的生活,因此往往描写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如中世纪、乡村以及东方生活,对抗机械的、冷冰冰的现实。浪漫主义高扬主体性,拒绝理性的桎梏,以主观的激情和想象对抗理智和客观性。浪漫主义继承贵族文学传统,反抗平民性的世俗精神,具有高贵的精神气质,甚至带有颓废的倾向。浪漫主义继承中世纪文学传统,追求炽烈、奇诡、神秘的风格。 4、拜伦式英雄有哪些特点?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

8、雨果的诗歌和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

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不存在,他们描绘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浪漫主义者那脱离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画饼充饥。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现实的社会和思考人的命运的问题,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讲究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就随之形成。正是在这种心理和风气的影响下,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