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下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3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部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庇yīn 脑畔bàn 拮据jú 良莠不齐yǒu B. 糜烂mí 蓓蕾léi 褴褛lǒu 悄然无声qiǎo C. 油馍mó 慰藉jiè 炮制páo 不屈不挠náo D. 折本shé 眼眶kuāng 省亲xǐng 惟妙惟肖xiāo 2. 下面词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燥 诀窍 候鸟 贻笑大方 B. 袒护 掂量 粗犷 消声匿迹 C. 漫骂 矫健 毕竟 安分守己 D. 提纲 松弛 渎职 各行其是

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我母亲 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 出光明了吗?

④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 色彩。

A. 望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B. 瞥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C. 望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D. 瞥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5. (2017·四川眉山中考,2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③①②⑤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6. 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1)这节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的回忆,表达我对延安深厚的情谊。 (2)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_________________ (3)“羊羔羔”一词的喻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指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________的深厚感情。

(5)“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________。

(6)“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_______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之间________的关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帝置酒雒阳南宫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 帝置酒雒阳南宫 置:安置,安排 B. 因以与之 与:赐予 C. 决胜于千里之外 于:到 D. 项羽不然 然:这样 8. 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与天下同其利 与( ) 选贤与能 与(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 9.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原句: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⑵原句: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10. 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儿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