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参考意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22:05: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参考意义。

答题要点一·: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的主要内容

列宁晚年思想,总结了1917 年到1920 年底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概括了从1920年底到1924 年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对帝国主义包围和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重新审查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深刻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俄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而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正是这一阶段构成了列宁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国际、民族、国家、阶级、政党、群众、个人、战争、和平等所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由直接过渡到迂迥过渡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思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工农联盟和合作化的思想;关于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民族联合的思想等内容。十月革命后,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面前一开始就摆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问题与建设的内部条件问题两大难题。列宁晚年思想其实质在于解决两大难题,解决苏维埃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问题和解决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部条件问题。而这两大难题的解决实际在回答一个问题:苏维埃政权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俄国一国能不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新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列宁晚年思想就是在探索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晚年关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实际就是对这两大难题的初步解决。

答题要点二·: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的主要内容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在1921年3月至1922年11月列宁所写的《论粮食税》、《十月革命四周年》、《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等著作和1922年12月至1923年3月列宁在病中口授的“八篇著作”中。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落后国家可以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俄国原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落后国家究竟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针对俄国孟什维克分子苏汉诺夫对十月革命的攻击和责难,列宁在1923年1月口授了《论我国革命》一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二)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转变为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转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直接过渡,就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需要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就“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1918一1920年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这种“直接过渡”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1、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2、关于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思想

3、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4、关于开展“文化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答题要点:对我国的参考意义 “遗嘱”中的民主建设思想(一)强调党内生活民主化(二)强调人民的监督权(三)改造国家机构,严格人才选拔(四)强调文化教育问题,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条件

列宁在“政治遗嘱”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构想是系统的、纲领性的,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对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意义。

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专制的残余影响,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今后以及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在原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其理论基础和制度框架都没有改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在继续深入探讨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等重要论断,揭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基本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念;坚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把人民民主提高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即民主的实现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这说明了民主的极端重要性的建设民主的必要性,是一个认识高度的问题。认识的问题固然重要,但仅有理念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共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并且在实践中继续推进。“今天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依然要毫不含糊的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以马列、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民主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我们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无论是在理论观念还是政治实践方面,仍可看到列宁晚年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的巨大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