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3 3:5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项目六 综合练习—锉配T形体(9课时)
Ⅰ、学习目标
1、 掌握T形体的锉削方法。
2、 掌握锉配误差的检查和修整方法。
3、 进一步掌握锉削技能,掌握内表面加工过程及形位精度在加工中的控制方法。 4、 会使用塞尺。 Ⅱ、工作任务 1、锯削。 2、锉削。 3、排孔。 4、检测。
Ⅲ、任务活动过程
加工步骤
任务一 毛坯制作:
利用65*100的钢板,制作一块60.5mm*60.5mm、32.5mm*32.5mm两块钢板。 注意:长方体各边必须平行或垂直;各平面必须锉平,并达到一定的表面质量。 制作步骤:
1.先锉平A、B二平面,并保证两平面各自的直线度、平面度及它们之间的垂直度。
2.划线。以A面为基准,划出高度60.5mm。(e线)以B面为基准,划出高度60.5mm。(d线)
3.以e线为依据,锯割下坯料,并锉平E平面,保证E平面与B平面的垂直度,长度为60.5±0.05mm。
4.以d线为依据,锯割下坯料一,并锉平D面,保证D面与A面的垂直度,宽度尺寸为60.5±0.05mm。
5.锉平坯料二的D面,保证与A`平面的垂直度。 6.划线:以D平面基准,划出高度32.5mm。
1
7.以f线为依据,锯割下坯料二。
任务二 T形体加工
1.划线锉正四方,达到尺寸公差、垂直度、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2.粗、细锉A、B面,使AB面垂直度和大平面的垂直度都控制在0.02mm范围内,再以A、B两基准面作划线基准,划出T形体各平面加工线条。 3.按划线锯去T形体的另一侧面垂直角,粗、细锉两垂直面。根据32mm处的实际尺寸,通过控制24mm的尺寸误差值,达到160?0.04mm的要求,同时又能保证其对称度在0.08mm之内,并达到与B面尺寸160?0.04mm的要求。 4.锯去T形体的另一侧的垂直角,粗、细锉两垂直面,达到图样尺寸160?0.04mm的要求。
5.将各棱边去锐倒棱,检查尺寸精度。
任务三 锉配内T形体
1.修正A、B两垂直面。
2.以A、B两面为划线基准,划出内T形全部加工线,并用外T形校核。 3.钻排孔,去除尺寸32mm×16mm的长方孔余料。
4.粗、细锉尺寸32mm×16mm方形孔四面。保证与相关面的平行度、垂直度并用外T形体32mm×16mm大端处试塞,达到较紧地塞入,且形体位置准确。 5.锯去尺寸16mm×16mm小端方孔余料。
6.粗锉尺寸16mm×16mm方形孔立面,至接近划线线条,留余量0.1mm—0.2mm。 7.细锉16mm尺寸端部平面。保证与相关面垂直和平行,并用外T形体相关尺寸配塞,达到能较紧地塞入。
8.用外T形体大端32mm尺寸塞入,检查和细锉16mm尺寸两侧面,达到能较
2
紧地塞入,同时保证与相关面的垂直角。
9.用透光涂色法检查,逐步进行整体修锉。使外T形体推进推出松紧适当,后作转位试配,仍按涂色法检查修整,达到互换配合要求。
注意事项:
1.划线要准确,线条要细而清楚,在连接各交点处要特别注意准确性。 2.外T形体是锉配的基准件,为达到正反互换配合精度,必须控制外T形体各项目的加工误差,要尽量控制在最小允差范围内。
3.在锉内T形清角时,锉刀推出要慢而稳,紧靠邻边直锉,以防锉坏邻面或锉成混角。
4.锉配时应认面定向进行,须做标记。当外T形体必须修整时,应进行单件准确测量。找出误差后,加以适当修整。
5.在锉配练习中,应着眼于锉削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使用的锉刀规格、锉削方法都应按学习要求进行。
塞尺的使用方法
塞尺是用于检验间隙的测量器具之一 ,塞尺又称测微片或厚薄规。使用前必须先清除塞尺和工件上的污垢与灰尘。使用时可用一片或数片重叠插入间隙,以稍感拖滞为宜。测量时动作要轻,不允许硬插。也不允许测量温度较高的零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