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6:52: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案】 (1). ADP,Pi (2). 卡尔文循环 (3). 逐渐下降 (4). 28 (5). 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6). 输出量 (7). 抑制 (8). 末遮光的 (9).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CO2固定速率的相对值下降,即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分析图2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蔗糖和淀粉的含量随之升高;结合题干可知,叶片光合作用产物被运输到棉铃中,去除棉铃后产物不能被运输走,运输量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到叶片中;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中暗反应消耗了ATP ,产生的ADP和Pi,供光反应合成ATP 作为原料。CO2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CO2固定速率的相对值下降,即光合速率下降;当去掉棉铃的百分率为0(空白对照组)时,CO2固定速率相对值为28。
(3)由图2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蔗糖和淀粉的含量随之升高;由题干可知,叶片光合作用产物被运输到棉铃中,所以去除棉铃后产物不能被运输走,输出量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到叶片中。
(4)综合上述分析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为了验证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可通过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末遮光的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推测成立。
【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题干信息和曲线图的变化趋势,分析推测可能成立的结论。 8.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有56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ZZ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蚕,ZW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蚕。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分别决定卵色的黑色与白色,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D和d基因分别决定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与无斑纹。雄蚕吐丝多且质量好,但受精卵及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育种工作者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出了多种突变型,解决了这一问题。请分析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将带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至W染色体上,现有一该突变型个体和某野生型家蚕,其10号染色体上决定卵色的基因型均为Bb,二者交配,后代中卵为________色的个体一定是雄蚕,这些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_____。 (2)下图中的“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
- 5 -
请用遗传图解和文字描述利用“限性斑纹雌蚕”选育雄蚕的思路: _________。
(3)上述两种突变型家蚕的培育依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限性斑纹雌蚕”的培育过程还应用了________育种方法。
【答案】 (1). 22 (2). 白 (3). 1/8 (4). ddZW (5).
D
(6). 易位 (7). 杂交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家蚕的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通过诱变育种,易位到W染色体上之后,得到BbZWB的黑色卵发育的雌性个体,再与BbZZ的黑色卵发育而成的雄性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凡是含ZW的个体均为雌性,且均为黑色;而含ZZ的雄性个体有黑色(B_),也有白色(bb)。即白色卵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产生。
(1)家蚕为二倍体生物,说明有两个染色体组,其体细胞内含56条染色体,说明每个染色体组含28条染色体。雌性家蚕的型染色体组型是ZW,如果将带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至W染色体上,具有该突变性状的家蚕是雌性;因为该突变体的B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因此杂交后代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W,即雌性个体都表现为卵色黑色,雄性个体既有黑色也有白色,即白色个体一定是雄性; 在结合题意,参与交配的个体10号染色体的基因型都为Bb,则BbZWB×BbZZ→1/4×1/2bbZZ=1/8。
(2)根据题意知,D基因控制由斑纹,带有D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至W染色体上,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是ddZWD;利用“限性斑纹雌蚕”选育雄蚕的思路是:将“限性斑纹雌蚕”与无斑纹的野生型雄蚕蚕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个体一定为雌性,淘汰雌性个体,无斑纹
- 6 -
B
B
个体一定为雄性,保留雄性个体。其中遗传图解见参考答案。
(3)根据题意知,种突变型家蚕的培育根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一般式用物理方法诱发它们的染色体变异。除诱变育种外,“限性斑纹雌蚕”的培育过程还应用了杂交育种的方法。
【点睛】本题关键要属于将易位后的变异个体的基因型正确书写出来,如BbZW→BbZW,再与正常的异性个体(BbZZ)进行杂交。
9. 塞卡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某人感染塞卡病毒后,出现了发热症状,并在一周后痊愈,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塞卡病毒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增殖发生在___________(填\细胞内\或“细胞外\。
(2)赛卡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后者分泌只与赛卡病毒结合的抗体,体现了抗体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3)塞卡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是因为赛卡病毒侵入后刺激机体分泌 ___增多,细胞代谢增强,同时骨骼肌也会战栗,使产热增多。
(4)通过上述可知,机体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 (1). 蛋白质外壳和RNA (2). 细胞内 (3). 淋巴因子 (4). 特异性 (5).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 (6).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1)塞卡病毒作为一种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其本身是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其增殖只能发生在活细胞内。
(2)赛卡病毒作为抗原,侵入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当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与赛卡病毒结合,体现了抗体具有特异性的特点。
(3)促进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只有当机体受到刺激后分泌这两种激素增多,细胞代谢才增强,使机体产热增多。 (4)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在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下,体液免疫的过程主要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其中浆细胞分泌抗体,与原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达到消灭病原体的过程。
10. 池塘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 7 -
B
(1)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分布是长期____的结果。
(2)尽管流入一些生活污水,但是该池塘生态系统依然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该池塘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
(3)向池塘中不断投放饵料和增加氧气,可以缓解鱼类因种群密度过大造成的多种问题,进而提高了池塘的__________。
(4)下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从上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人的体重每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藻____kg 。
【答案】 (1). 垂直 (2). 自然选择 (3). 一定自我调节 (4). 负反馈调节 (5). 环境容纳量 (6). 虾和人 (7). 225 【解析】试题分析:
(1)在垂直空间上,分布的生物种群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利于能避免生物竞争过于激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但是仍然能维持其结构和功能,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的,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3)增加了能量和物质输入,能提高环境容纳量。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电影中,“蜘蛛侠”能产生高强度的蜘蛛丝,现实中的基因工程也创造出了“蜘蛛羊”,该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高强度的蛛丝蛋白可用于许多重要的特种工业领域.请回答: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