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二、工程概况 1、根据聊城气象台的数据,聊城市冬季平均气温--0.8℃

\℃,季极端最低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19.6℃,最大冻土深度41cm。 2、地下水埋深0.3~7.3m,高程23.97~31.11,水位年变幅约3~5m。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地表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3、场地内地下水及地面地表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侵蚀性,其环境作用等级为H1,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4、本段桥水位变动区破坏作用等级为D4,处于常水位42号墩自高程29.98m至承台顶的墩身混凝土应满足耐久性规范,混凝土的抗冻等级≥F300。 5、桥址区场地类别等级为Ⅲ类,场地土类型属中软~中硬土,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要求: 为满足混凝土有适当的温度, 通过采取水、砂、石加热等措施来实现混凝土温度的提高。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持新拌混凝土的不降低。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保证周围的温度在冰点以上,满足混凝土水化反应的进行。通过模板保温和外加热,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或掺化学外加剂促使棍凝土凝结和早强。采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提高混凝土的标号,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工艺改进措施来保证混凝土质量。具体措施还应根据气温选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选择的骨料必须清洁,不能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物质。石料的级配要符合工艺要求。掺和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不得混有活性骨料,防止发生反应导致体积膨胀及结构破裂。混凝土冬期施工加人外加剂,可以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负温条件下硬化,减少用水量。一般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也多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具体参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的保温材料应根据工程类型、结构特点、施工条件、气温情况选择。优先利用地方材料、如草帘、草袋、炉渣、锯末、塑料布和保温板

等保温。这些材料坚固耐用,价格便宜、又可以多次使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多采用蓄热法施工。通常搭设简易暖棚,再配合覆盖措施,既经济又简便。混凝土保温材料撤出时间,应保证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棚气温相差小于25℃,大棚温度最低点-10℃,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15℃时,才可撤下保温材料, 通常在26--35天左右。混凝土中心任意时刻的温度按规范GB50204-2002中的公式计算。混凝土冬期施工材料的加热,按照材料比热的大小和加热方法的难易来加热材料,加热顺序为水、砂、石, 具体要根据热工计算来决定。通常水用烧水锅炉、火锅直接加热,或直接向水箱内通蒸汽加热。砂石骨料的加热可采用骨料表面加覆盖物, 将蒸汽通人骨料中,或用火炕、火炉直接加热。 、混凝土冬期施工配制和搅拌要求: 配制冬期施工混凝土除了对水泥选择以外,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时,水泥比≤0.6。另外,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宜采用蒸汽养护。为提高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搅拌机应预热处理, 搅拌时间要加长一半。投料顺序为先加骨料、热水, 搅拌一定时间后再投人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的时间,防止水泥假凝,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在10℃以上。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运输和浇灌要求: 冬期施工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人模的温度,为此应尽量缩短距离, 减少装卸的转运次数,增加运输工具的保温,防止混凝土热量的散失、冻结和离析。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出机温度,根据热平衡原理, 混凝土拌合物获得的热量等于各组成材料的热量之和。混凝土的浇灌应保证模板的钢筋不冻结冰雪, 金属埋设件和大径钢筋应进行预热处理。分层浇灌大体积结构时,已浇灌的混凝土温度,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按热工计算的温度,且不低于2℃,对加热养护的现浇灌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应能防止在加热养护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对于装配式结构,浇灌接头的混凝土或钢筋,先将结合处加热至正温,浇灌的接头混凝土或钢筋在20℃为宜。养护到设计要求强度,浇灌接头的混凝土,可掺用不致引起钢筋锈蚀的外加剂。冬期不得在冻涨地基上浇灌混凝土,基土应进行保温,不得遭冻。在地基土上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在受冻前, 其拉压强度不得低于临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