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2:31: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报告示范
1
实验名称: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拉伸法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长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外力F的作用下伸长了?l,称Y?丝直径为d,即截面积S??d2/4,则Y?F/S为杨氏模量(如图1)。设钢?l/l4lF。 ??ld2伸长量?l比较小不易测准,因此,利用光杠杆放大原理,设计装置去测伸长量?l(如图2)。
由几何光学的原理可知,?l?8FlLbb 。 (n?n0)???n, ?Y?22L2L?db?n
图1 图2
三.主要仪器设备
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望远镜及直尺;千分卡;游标卡尺;米尺;待测钢丝;砝码;水准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调整杨氏模量测定仪 2.测量钢丝直径 3.调整光杠杆光学系统 4.测量钢丝负荷后的伸长量
(1) 砝码盘上预加2个砝码。记录此时望远镜十字叉丝水平线对准标尺的刻度值n0。
'''(2) 依次增加1个砝码,记录相应的望远镜读数n1。 ,n2,?,n7''''''''(3) 再加1个砝码,但不必读数,待稳定后,逐个取下砝码,记录相应的望远镜读数n7。 ,n6,?,n1,n0(4) 计算同一负荷下两次标尺读数(ni'和ni'')的平均值ni?(ni'?ni'')/2。
(5) 用隔项逐差法计算?n。
5. 用钢卷尺单次测量标尺到平面镜距离L和钢丝长度;用压脚印法单次测量光杠杆后足到两前足尖连线的垂直距离b。
6.进行数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报道杨氏模量值。
实验报告示范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多次测量钢丝直径d
2
表1 用千分卡测量钢丝直径d(仪器误差取0.004mm)
测量部位 测量方向 d(mm) 上 纵向 横向 纵向 中 横向 纵向 下 横向 平均 0.718 .64 0.714 .16 0.705 .25 0.704 .36 0.705 .25 0.711 .01 0.710 0.278 (di?d)2(?10?4mm2)
钢丝直径d的:
A类不确定度uA(d)?112(d?d)?(di?d)2/(n?1) ??in(n?1)n?0.278?10?4/(6?1)?0.0024 mm
B类不确定度uB(d)??3?0.0043?0.0023mm
总不确定度uC(d)?22uA(d)?uB(d)?0.0034 mm
相对不确定度 ur(d)?uC(d)0.0034??0.48% 0.710d测量结果 ??d?(0.710?0.004)mm
?ur(d)?0.48%2.单次测量:用米尺单次测量钢丝长l、平面镜与标尺间距L,用游标卡尺测量光杠杆长b
(都取最小刻度作为仪器误差,单次测量把B类不确定度当作总不确定度处理)
表2 钢丝长l、平面镜与标尺间距L、测量光杠杆长b 单位:mm
测读值 不确定度 0.58 0.58 0.012 相对不确定度 l 663.0 907.5 75.86 L b ur(l) ur(L) ur(b) 0.087% 0.064% 0.016% (计算方法:不确定度=仪器误差/
3)
实验报告示范
3.光杠杆法测量钢丝微小伸长量
3
表3 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 砝码重量 (千克力)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标尺读数(cm) 加砝码时 ' n0隔项逐差值 平均(ni?ni)/2 '''减砝码时 '' n0''n1?ni(cm) n4-n0 1.80 2.01 2.20 2.38 2.56 2.78 2.96 3.13 1.88 2.09 2.27 2.44 2.61 2.79 2.98 3.15 n0 1.84 2.05 2.23 2.41 2.59 2.79 2.97 3.14 n1' ' n2'n3 n1 n2 n3 n4 0.75 '' n2''n3 n5-n1 0.74 ' n4'n5'' n4''n5 n5 n6 n6-n2 n7-n3 0.74 0.73 ' n6'n7'' n6''n7 n7 所以,在F=4.00千克力作用下,标尺的平均变化量Δn=0.74 cm Δn的总不确定度 uC(?n)?uB(?n)?0.0012cm Δn相对不确定度 ur(?n)?0.16%“仪器误差”,即u(?n)?0.02/3?0.012mm)
(注:为了简化不确定度评定,这里我们可以不严格地把B类不确定度当作总不确定度,并且把标尺最小刻度的1/5当作4.计算杨氏模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8FlL可得钢丝的杨氏模量的:
?d2b?n8FlL8?4.00?9.8?663.0?10?3?907.5?10?3112.123?10近真值Y?=(N/m2) ?2?32?3?2?db?n3.14?[0.710?10]?75.86?10?0.74?10由表1、表2、表3所得数据代入公式Y?相对不确定度 ur(Y)?[ur(l)]2?[ur(L)]2?[2ur(d)]2?[ur(b)]2?[ur(?n)]2
?0.000872?0.000642?(2?0.0048)2?0.000162?0.00162?0.98%
总不确定度 uC(Y)?ur(Y)?Y?0.21?10(N/m2)
11?Y?(2.12?0.21)?1011N/m2测量结果??ur(Y)?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