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15: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业课上的题目几乎完全没有复习到(我复习到的点和考试点完美擦肩而过啊!!),所以没报考上的希望了。直到查分的那天上午才开始意识到,啊,下午出成绩了,好紧张,完了。下午2点查成绩出来,结果考的不错,狂喜。没心情复习复试。开心完两天,意识到只招2个人啊,复试50%的淘汰率啊,又开始狂躁焦虑。因为自己很不擅长面试,说话容易紧张,然后又去传媒人网、研招网上狂找调剂信息去了。

后来复试通知出来,招3个人,比预想的要好点。然后在快要去复试的前10天左右才终于慢慢淡定下来,准备下复试。做简历,思考专业课题目,看导师们的论文。接着就去广州复试去了。果然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之前一直担心专业课万一抽的不会的题怎么办,真是呵呵了,果然专业课面试真抽到懵逼的题目了,其实是会一些的,但是我给想歪了,专业课面的就不是特别好了。

所以,复试的经验教训就是别紧张,心态放淡定,该准备的提前还是好好准备下。最后,希望考研er们能够坚持无悔地走过考研这一路旅程,你会发现你在成长。

接下来会有专业课的介绍,因为专业课比重大,非常重要,所以会在后面和大家分享。

6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录

本人报考的是上海财经人文学院的新闻学专业,下面是这个专业的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

考试方式:

统考

院系所: 人文学院 跨专业:

专业代码: 新闻学 学习方式: 全日制

研究方向: 媒介经营与管理 指导老师:

拟招人数: 专业:8(不含推免)

以上招生计划供参考,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推免生录取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按一级学科进行初试报名,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再填报专业志愿,分专业进行

复试和录取。

备注:

考试范围

政治 (101)思想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外语 (201)英语一见招

生简章

业务课一

(614)新闻传播史论请访问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阅《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业务课二

(806)新闻传播实务请访问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阅《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关于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

(1)《经济新闻概论》,裴毅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新闻采访教程》,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这本书系统讲授了新闻采访的特点以及所必备的知识、方法,阐述了新闻工作的要求、条件,介绍了新闻采访在实施和运作过程中的种种策略和应变手段。

7

作者还结合新闻实践的变化,对近年来媒体频频出现的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作了精彩的讲评。其对于新闻采访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动中的国际新闻传播,培养创新性新闻传播人才,都是十分有益的。

(3)《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林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本书针对现存新闻写作中过于注重写作技巧训练,忽视记者判断力等培养的弊端,希图构建全新的新闻写作教材的框架。它着力突出培养记者对新闻意义的判断、对报道模式和视角的选择等,非常符合当今媒介报道的实际,对于改变新闻业务教学的\路数\和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准,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操作价值。 (4)《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本书是一本具有当代性、前瞻性的新闻编辑学新编教材。它吸取了新闻编辑领域许多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崭新的视角阐述了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内容涵盖编辑流程的各个环节,并配置了大量的图例和练习。本书视野开阔,内容清新,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用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教材、新闻爱好者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工作者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5)《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新闻评论是在历史中产生的,它的一些品格和特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洄展现的。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比较容易把新闻评论文体及新闻评论问题讲清楚,这是本书教学的一个基本认识。因此,尽管人们习惯接受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静态地“定性”;这也是教科书的结构特点,但本书将尽可能用动态的历史过程来说明所谓“定性”的品质是如何产生的。本书不仅是益于作者十余年新闻评论写作与编辑的实践经验,得益于前贤的指引和师长、同事的帮助,也得益于近几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经验,得益于与同学们在课堂内外“教学相长”的交流与相互促进。

8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初试科目解析【附真题】

一.关于专业课书本笔记

【知识框架+具体内容+相似知识整理】

我自己的习惯就是背笔记,笔记是自己提炼的精华,比书本薄,背起来感觉更有效率。不过如果孩子爱看书也可以看书哒。

最好是把所有的知识转化为文字,第一不容易忘记,第二是比较有条理。我自己把笔记系统整理了下,是用了小王子说的那种框架,的确很受益。框架很有利于后期记忆背诵,孩子们一定要重视。

所谓的相似知识整理是指,书里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知识点,这个一定要自己系统整理,不然考试的时候容易串。这个是在熟练背诵完所有笔记后要做的。 比如社会责任论,几乎每本书都有写但写得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就要把每本书上有关社会责任论的知识点系统整理下,尽可能把所有知识点背全。这样子老师在改卷子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个学生考虑得全面吧。还有一些知识点很相似,要注意区分,比如媒介体制那一块,好多知识点很相似又不一样,很容易混淆,孩子们最好把这些单列出来,进行比较背诵。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整合。就是将书上的知识点整合成专题。比如舆论,书上有舆论,新舆论格局,舆论监督等,但都是分布在不同章节,这个一定要自己整理,因为答论述题的时候就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 二.书本拓展

【学术期刊+知网论文+微信微博】

书上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专题,比如媒介素养这种万能的,国际传播这种时下热点,上财老师关注的党报主流媒体专题等等,这些一定要注意自己拓展。书本更新速度慢,但老师考的肯定是新的知识点。

学术期刊我看的不多,上海地区最好重点关注新闻大学。

知网论文很重要,老师研究的学界热点都在里头,而且很有条理,后者更新速度很快,也要关注。但注意微信微博上比较分散,要自己整理,而且要及时。不然很容易收藏了一堆资料最后一无所获。

我关注的主要有考新闻,觅游,传播学就找瓦洛佳,刺猬公社,新京报评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自我感觉考新闻和觅游最佳。

9

三.专题拓展

【理论知识+业界前沿研究+例子+真题+关键词】

这个我是花了很大功夫的。为了避免后期时间不足,专题部分我在一开始就每周一个专题没间断过。这个是和一个二战的小伙伴一起弄得,相互讨论和监督。孩子们最好也找一个一起学习的小伙伴,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中间其实好几次我都学不下去,多亏有小伙伴鼓励一起计划一起努力,她今年考了上交专硕。 专题因为每周花一整天来整理一个,所以还算是很充分的。基本就是理论知识+业界前沿研究+例子+真题+关键词联想。方法还是书本拓展一样的方法。

四. 拓展书籍

资料书: 小王子,拖鞋哥,陈力丹老师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和新闻十讲,圣才考研,考研新闻学命题思路及真题详解,然后再找一些时评来看应该就差不多了

五.消息评论

【框架顺序+知识集锦+练习熟悉】

我自己是很喜欢写评论哒,废话不说,这个也是要周期性联系的。我好像练习了十篇左右,也是和那个妹子一起相互批改哒。平时的时候关注人民日报的官微明天你好,新京报评论,不过讲真,看的不多,主要会根据自己关注的热点系统找评论看。

最后的时候,这部分我也做了系统整理,自己整理出了一个写作框架,和知识点集锦。比如受众方面,国家方面,法治方面等等评论经典段落,和一些常用的框架,比如从媒体受众政府三个方面,比如正面反面等等。

此外,因为每周写的评论都是查了若干资料的,所以后期也有对自己的评论熟悉熟悉,如果碰到了一样话题的就幸运啦。

消息的话讲真我也不知道自己写得咋样,练习了二十篇左右。这部分孩子们一定要注重标题!标题很高分的!评论也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