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心理学》在线考核参考答案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4:4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核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个体儿童心理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演变。是各相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最典型、最一般的特征。包括儿童智力、情绪和个性、社会性等各方面的特征及总体特征。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学前期。

3.记忆的回涨现象:心理学里叫“记忆恢复”现象 ,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把头一朝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驱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到“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充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完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于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高。 2.简述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答: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范围的扩大,逐渐出现有意注意。4-6罗的幼儿,开始岀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由于言语的发展,开始能做到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但这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所以不要以为这些孩子得了多动症。

3.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答: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三、论述题(共25分)

试论述学前儿童记忆的一般发展趋势。 答:(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 所谓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 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 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 记忆的潜伏期。 记忆的潜伏期。儿童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可以从再认和再 现的潜伏期来看。 现的潜伏期来看。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长,具体见下表: 增长,具体见下表: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以客体为中心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幼儿园中常有一些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迎。请分析原因,并谈谈你的教育措施。 答:这主要与该种类型的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有关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能力强、聪明、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只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能否受到其他同伴的欢迎,关键要看其亲社会的行为的多少,而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则正是其亲社会行为较少的表现,所以就较难为其他同伴所接纳,出现交友困难,对于这类儿童,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2. 一名幼儿能正确回答:“这里由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却不会回答:“3+3等于几?”

一名幼儿往金鱼缸里倒豆浆,一边倒,一边告诉身边的小朋友:“我妈妈说了,多喝豆浆就能长的又快又好。” 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第一:幼儿形成了形象思维(苹果多少),而没有形成抽象思维(数字计算):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认为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通过感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