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3:4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采 矿工程2008级《采矿学》课程 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序论

1 设计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2 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 K3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600米,倾斜长度1100米,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和 K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 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米,煤层露头为-30米。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米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

3 课程设计内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4 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 2 -

岩 柱 厚度(m) 8.60 岩 性 描 述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 -------------------------------------------------- ----------------------------------------- ------------------------- ------------- -------------------------- ------------- ················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0.20 3.5 4.20 7.80 0.2~0.5 4.60 碳质页岩,松软 K1煤层,=1.30t/m3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灰色砂质泥岩 K2煤层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 。。。。。。。。。 2.50 3.50 24.68 K3煤层,煤质中硬,=1.30t/m3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s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