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14: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诗歌鉴赏习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 歌 子 贺 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

词的下片写了哪些生活细节?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 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渡 黄 河 谢 榛①

1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谢榛,明代诗人,终身未能入仕。

“空外棹歌声”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 来 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最富人民性”的咏物诗,试结合三、四句分析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4安徽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8\\.(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 ?请简要赏析。(5分)

2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一模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建业 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后。诗人途经建业(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残破荒芜。

(1).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找出来并赏析。(5分)

(2). 赏析颔联诗人表达感情的手法。(6分)

10.(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 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之。(6分)

11\\.(河北省石家庄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②做主?

[注解]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物。 (1).本曲题目为“春日送别” .曲中是如何表现别春之情的?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2).请赏析“丝丝檑柳风.点点梨花雨” 中“丝丝” “点点” 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