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栏的专注与宽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0:3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网络专栏的专注与宽度

文|晏凤利 图|朱天博

网络媒体要在新闻领域彰显个性和特色,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深度报道已成为必需的报道形式和手段。网络新闻深度报道主要体现形式多以网络新闻专题专栏为主。专题专栏是对特定的主题进行策划、制作独立页面,集多媒体、海量性、互动性、同步性为一体,推出内容翔实、全面深刻的报道,以期达到优化传播效果的目的。腾讯的“今曰话题”凤凰网的“自由谈”及厦门网的“厦门网眼”等话题专栏,均是各家网站着力打造的独具特色的新闻品牌。

独具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提升了“厦门网眼”的品牌魅力,也打造了网站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以多元性和互动性拓展深度和广度

“厦门网眼”选取包括厦门本地传统媒体在内的新闻资讯,以提要和链接的方式,通过系统的梳理、归纳、提炼,有创造性地遴选,对相关新闻进行集纳和分类。通过策划,使话题呈现的并非是同一主题下信息的简单汇总,而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和功能性的专题深度报道,解释和揭示受众渴望知道的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新闻更深的原因、趋势等。对事件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以活跃受众的思维、拓宽受众的思路。编辑同步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实时更新,丰富专题话题的内容,满足受众对了解事件最新进展的需求等。使受众通过专题,更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社会。

为弥补网络话题专题内容的“\非原创性”缺陷,网站发挥网络媒体的即时互动特点,通过论坛或者社区这网络媒体的信息库,从中发掘许多有用的信息,丰富话题的外延,使之更加厚重丰满。

新闻、评论、帖文、博客等各类题材有机组合,制作与话题同步的调查,网友的帖文、博文及跟帖等互动信息,赋予了网络专题的“原创”元素。

另一方面,专题话题与网友互动,又使话题更具关注度和吸引力,拓展了话题的张力。让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专题的热议中,通过选取直接参与者的评述以及描述情感反应或进行情感吁求,使之从“阅读者”成为“参与者”展而律动。通过互动挖掘更深更广的新闻信息,以新鲜、原生态、独家的深度新闻吸引更多的受众,彰显了深度报道的互动特色,拓展了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编辑而言,每期“厦门网眼”从开始构思到着手策划,从搜集材料到归纳集结形成观点,最终付诸制作,都是一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都是编辑的“原创性策划”。专题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增加话题的直观性和立体感。

关注热点话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厦门网眼”突出地域化特点,广受厦门网民的关注。其话题多以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为依托,在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的分析和评论中,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关注发展与民生,坚持紧跟社会热点,回应网民关切,议论社会热点,抨击不良现象,反映引导舆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效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1

作为一个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深度新闻话题栏目,“厦门网眼”注重以事实说话,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始终遵守客观、理性、积极、向上的立场。

2009年11月18日,刘先生接到乌石浦小学通知,让他去办理退学,理由十分雷人“你儿子比正常读书的孩子大3个月”。同样遭清退的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还有9人。“厦门网眼”及时跟进,当天推出话题:《独家!乌石浦小学遭清退学生20日重回课堂》,并与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取得联系。19日,湖里区教育局随即约请了10名被清退学生的家长到学校座谈。在座谈会上,教育局同意这10位学生从20日起恢复到校上课。

“厦门网眼”通过从群众需要解决问题的务实角度切入,拎出话题中能够服务群众的基本点、关键点、特殊点和关注点。使其沟通政府和群众,发挥信息桥梁的作用得到加强,也扩大和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栏目的生命力所在。

新闻舆论监督落脚点和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这也是“厦门网眼”监督功能的成功之处。

深度新闻话题的服务性

紧扣网络民声,紧跟城市发展的脉动,一直是“厦门网眼”所坚持的方向。突出地方网站的定位,“厦门网眼”坚持本土化原则,以民生、社会热点为选材第一准则,突出服务性、贴近性、可读性,使“厦门网眼”兼具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服务民生,促进政府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体察网友的需求,为网友办实事、办好事,有效解决民生难题,还有宏观政策的细化解读,提高政府政策信息的透明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是“厦门网眼”的目的之一。

2010年8月10日,网友“海纳百川” 在厦门网“有话要说”栏目发帖投诉,“在东盛花园和虎仔山路路口看不到红绿灯信号指示,短短的两个星期,在这个路口就看到3起车祸,” “门网眼”随即制作《事故频发,都是红灯惹的祸》,并通过和厦门网“有话要说”栏目合作,向交警部门进行反馈,交警部门及时回应,迅速解决了该路段问题。

即使诸如“鼓浪屿未来命运如何” “市政府是否会搬迁到岛外” “厦漳章之间该不该建海底隧道” ??这些涉及城市未来发展和长远规划的话题,因受到网友深度关注,也成为“厦门网眼”时常“挑战”的议题。搭建政府和市民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集纳市民的建言献策,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民意参考。

此外,为强化“厦门网眼”的服务性和贴近性,通过“厦门网眼”页面和网友互动,网友们可以推荐自己心目中的“网眼事件”,成为“厦门网眼”原创内容的重点。网友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也增强了“厦门网眼”的粘度以及网友的忠诚度。厦门市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于2012年12月中旬试运营,因收费标准过高引发市民和网友吐槽。“厦门网眼”及时跟进,推出的《厦门最贵停车楼,你敢停吗》分析了高收费标准背后的成因及潜在的利益链。话题推出后引起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停车楼运营方最终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并推出月卡、年卡等优惠措施,让民生工程造福于民。

“厦门网眼”关注社会之关注,其服务性更具关注度。每年一度的高考,“厦门网眼”总是提供考生和家长急需的高考相关资讯服务,如2012年高考前后,

2

“厦门网眼”制作了两期话题,《高考考场“七个不准”考生请留意》、《高考成绩公布,考生必看注意事项》。从高考前的考场纪律解读、相关提醒事项等,到高考后的分数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志愿填报模拟、高招录取、报考注意环节、录取结果查询等,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最全高考资讯服务,答疑解惑,赢得关注度的同时获得网友高度认可。

一次极端天气的发生,一处有违人性化的交通护栏,一个有安全隐患的井盖,一条有争议的禁令??再小的细节,只要关乎民生民情,都有可能成为“厦门网眼”的焦点话题。住房、交通、教育、食品安全、工资收入、养老保险等系列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话题,都是网眼时常涉及的题材。

亲近民生、服务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这也是“厦门网眼”成功的法宝。

晏凤利

厦门网新闻总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