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解题方法的过程要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0:1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数学解题方法的过程要素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特征,而其正有意义的解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个人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现就这一专题作些探讨. 1.解题方法的探究程式

探究解题方法,就是在弄清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后,着手寻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具体探究方式主要涉及类比联想、变更问题、尝试、猜想和检验确认等环节. (1)类比联想

想方设法将所给的题目同自己熟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获得具体的解题办法或得到某些启发、暗示.如果的确有一个相似的或有关的己经解决的问题,则考虑利用它的结论和解决办法来确定新问题的解法.如果找不出可以类比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某些一般的方法,如列方程、换元、作几何变换、坐标法和向量的形式表示已知关系和所求关系.类比联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发现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2)变更问题

探究解题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变更问题”,也称为“化归”或 “等价转换”.变更问题就是利用 “等价的叙述”,适当地把问题转化,使“已知的”和“所求的”趋于一致.变更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使问题特殊化、一般化.找出适当的辅助问题,分开条件的各部分,重新组合. (3)尝试猜想

若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通过类比联想以及变更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应大胆尝试猜想,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和形象,直觉思维方法,猜想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4)检验确认

通过以上活动,探寻到的解题方法的构想或猜想,还需进行更进一步的检验,确认其是否可行,应当通过实际检验,将可能得到的局部结果同题目的条件和目标作比较,以此检查解题的方法是否合理.

2. 解题方法探究的原则

数学题目类型的千差万别决定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因此,探寻解题方法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有一些原则应当把握. (1)追求简单自然

解题方法应以简单自然为原则,所谓简单自然就是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不去兜圈子、绕弯子,也不去一味地寻求所谓的巧法、妙解,而是充分利用问题中的信息,直接寻求出最基本、最朴实、最具有普遍性的解法.相反,一些较为特殊、玄妙的解法,由于不具有代表性,有时就仅有参考性的价值,或许对学生思维会有启发作用. 例如,已知(z-x)2-4(x-y)(y-z) =0,求证:2y=x+z.本题有许多可以称得上是“巧妙”的解法,如构造方程(x-y)t2+(z-x)t+ (y-z) =0,利用方程有等根得出结论.或者将原式化成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4yx2-4(x+z)y+(x+z)2=0 ,由此解出2y=x+z.这些解法都需要构造出一个方程,不属于常规思维,看似巧妙,实际上兜了圈子,违反

了思维简捷原则,把简单题做难了.实际上,注意到x-z= (x-y)+(y-z),分别把x-y, y-z看成a,b,原式即是(a+b)2=4ab,也就是(a-b)2 = 0,从而a=b,故2y=x+z.这样既简单,又自然. 可以说,简单自然是数学解题方法的根本,解题教学时,应面对大多数学生,讲解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教师总呈现“巧妙”的解法,反而会使学生觉得自已很 “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做数学题的信心和兴趣. (2)从基本的想法试下去

在探寻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新问题的解法时,总会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一些基本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粗略的、模糊的,甚至可能还会相当幼稚和肤浅.对此,不能总认为自已的想法还不够成熟而轻言放弃,应相信自已最初的想法,循着这些基本,原始的“第一感觉”大胆地试下去.如果按照这些想法试下去,发现越来越烦,那么多半已经走到错误的道路上了.这时应另寻他途,不过对此问题的认识理解肯定已经加深.因此,循着自己基本的想法大胆地尝试下去,是探寻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 (3)独立思考与智力参与

解题方法的探求过程主要是解题者本人的心智活动,需要个人全身心地独立思考与智力参与,如果自己不动脑筋,靠别人的提示,告知获得解题方法,那么解题能力永远也不会有大的提高.相反,如果自己认真地投入思考,即使暂时没有获得理想的解题方法,也会在智力参与的探索过程中体验、感悟到问题涉及的诸多知识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