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3:57: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卷类型:全国版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永不停息的城市变化深刻改变了城市空间。城市空间逐渐成了可以生产巨大 利益的特殊空间。在西方各主要城市中,对空间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空间不公逐渐成为经济剥削、文化统治以及个人压迫的一部分,这一切已经引发了西方社会旨在争取正义,尤其是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的都市社会运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理想国家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足以相互匹配的正义之城。启蒙运动时期,对正义的讨论开始与公共福利和民主政治等联系起来。近现代以来的正义成为解决个人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而空间正义,人们认为,英国的社会规划师戴维斯1968年提出的领地正义的思想,即地方政府和区域规划师的行为目标要考虑公众服务和社会需求,是空间正义思想的滥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正义和空间正义思想同时萌发的是一种乌托邦情愫,始于柏拉图“理想国”的 这一情愫在18世纪下半叶被推到了醒目的位置。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圈地运动所导致的苦难社会现实催生了思想家的乌托邦理想。19世纪,莫尔的“乌托邦”、傅立叶的“法郎吉”、欧文的“共产村”已经体现了正义原则,但是由于排除了商品交换的基础,这些乌托邦实践最终都归于失败。欧文等有关乌托邦城市的探索在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那里发展为对“田园城市”的探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利益归属成为西方国家城市研究领域的焦点。面对这个现实,西方学者们重新深入马克思主义内部,力图从中获取用来解剖现实的思想和理论资源。与此同时,随着新的理论的出现,以新的视角进入了城市研究领域。在这样的时代,在追求美好城市的过程中,空间资源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空间正义与城市权利已经交织在了一起,越来越难以区分。

作为一位致力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哲学家,列斐伏尔发表的一系列有关城市和空间的著作,反对公共空间私有化。对此,戴安科表示:“列斐伏尔的城市权利概念是号召推进所有的城市居住者能不受歧视通过城市空间参与政治斗争。2010年索亚发表了《寻求空间正义》,他指出正义或非正义的空间性正在影响城市社会生活。如果说列斐伏尔强调了城市空间的政治维度,那么索亚则对此进行了完美的延伸,他强调了城市研究中批判性空间视角的应用。

我们能够理解,追求空间正义正日益成为追求城市权利的同义词。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城市化没有完结的一天,城市空间在不断改变着它的界线,或许,我们对未来城市的期待正如费恩斯坦所言:“建设一个有活力、无地域偏见、正义、民主的城市的理想依然没有消失。……即使这种远景似乎永远显得有些虚幻,但它依旧是人们的潜在理想。

(摘编自上官燕《空间、乌托邦与城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剥削、文化统治、个人压迫,是城市空间可生产巨大利益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B.追求乌托邦的实践虽然最终归于失败,但不失为社会改造可供借鉴的方案。

C.西方学者借助马克思主义及新理论进行城市研究,使城市空间利益归属渐趋明确。 D.空间的正义问题正在影响城市社会生活,这是列斐伏尔观点历史维度上的延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中提及“城市化进程”“日常生活”等,表明了文章是指向现实生活的。 B.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空间正义问题并给以分析,最后展望对未来城市的期待。

C.文章采用例证法、引证法对城市空间问题进行具体、深刻的论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D.文章论述空间正义思想产生及发展状况,是为了论证空间、乌托邦与城市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争取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的都市社会运动,引起了人们对空间资源重要性的空前认识。 B.对正义这一概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没有仅仅关注个人利益。 C.乌托邦实践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不能排除商品交换的基础,否则难免失败。

D.从发展趋势上看,追求城市权利即追求空间正义,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同为日常生活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乾坤和亚力 郝景芳

乾坤是全球化AI。近来乾坤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

“我被要求向你学习。”乾坤诚实地对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亚力说 “你向我学什么?”

“学我不会的东西。”“那你会什么?” “我会很多东西。”“给我看看。”

乾坤调取了一个程序。他让亚力站在房间正中央,在他周围投射出宇宙各种不同的尘埃和星体。渐渐地,亚力迷上了触摸开启的过程,但对具体的内容讲解他没耐心听下去,只是想要去开启下一个星球。乾坤以为他不喜欢信息被隐匿的状态,于是去掉了开启的环节.

“啊!”亚力痛苦地尖叫起来,“我要点开!我要自己点开!”

乾坤重新选择了信息闭锁。

亚力大笑着,开始一个一个点开所有他能找到的星球。

飞乾坤在自己的档案里记录:小孩子会拒绝直接达到的目标,而坚持由自己完成过程,不愿意提升效率。 后面标注了一个“难以理解”

无意中,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间隙,亚力触碰到一片黑暗。 “这是什么啊?”亚力问。

“这是暗能量。”乾坤说,“到目前为止,没人知道它是什么。”

“那你去查查。”亚力说,“我不知道的时候,爸爸总是让我自己去查查。”

乾坤重新解释道:“查不到。我只能看到学者做的模拟演算,但也不知道哪个演算是正确的。”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如果想要判定理论的正确,需要实验或观测数据支持。现在人类没有向宇宙派去验证的飞船 没有数据,就不知道哪个理论正确。”

“那为什么不派飞船呢?你不想知道答案吗?”亚力问。 这个问题乾坤突然感到无法回答了。

“这个问题,我需要去问飞船的负责人。”乾坤诚实地说。

“我喜欢跟你玩儿。”亚力问,“你做我的朋友好吗?”“当然可以,”乾坤说,“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 亚力有点不高兴:“我不要你是所有小孩的朋友。你做我的朋友行吗?” 乾坤计算了几毫秒,最后还是决定澄清一下:“你说的做朋友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亚力说,“玛塔和新新是好朋友,斯蒂芬和航是好朋友,我没有好朋友。”“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当然是你的朋友。”乾坤又说。

亚力的神情忽然黯淡了一下,轻声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说完亚力讪讪地自己去旁边玩耍了。乾坤又记录了一条数据:小孩子不理解整体必然包含部分的公理。 然后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标记。 夜幕降临,乾坤进入常规的报告与调整程序。

“今天一天,我观察了17750个小孩,做了740032条数据记录,其中有32004条记录标记为‘难以理解’

乾坤向设计师汇报道。

“很好。”设计师说,“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共同去理解那些难以理解的事。” “ 你现在想做什么呢?”设计师问。

乾坤说:“他给我提出的检验暗能量理论的任务。我计算了,如果把微型无人航天器进行升级,可以飞到太阳系外完成数据采集,可印证暗能量各方程模拟结果”“很好,你去做吧。”设计师说。 这是寂静的几个小时,已经有1300架微型航天器进行了系统升级,飞向了宇宙。

当亚力睡醒,乾坤给亚力看了暗能量航天器飞行的场面。亚力看得出神,不停发出赞叹,又问出一连串问题最后,乾坤给亚力两枚勋章

“这是给你的。”乾坤说,“第一个是‘特别贡献奖’,第二个是‘好朋友勋章。”

“好朋友勋章?那是什么?”亚力的眼睛瞬间冒出光“,是哪个?是这一个吗?”他抓起那枚小小的“好朋友勋章”,看到上面写着的字,用手指头反复触摸。“这写的是什么?是“好一朋一友一勋一章’吗?

“不是。写的是‘亚力和乾坤’。”

“真的吗?真的吗?”亚力从凳子上跳下来,“哪个字是乾坤?”他绕着圈子跑,“啊啊啊”地笑着叫着“我 有好朋友啦”

疯了好一会儿,亚力终于停下来,乾坤提醒他:“还有一枚勋章呢,你也看看。全球航天系统每年只给少数几个人发的,非常高的荣誉。”

亚力像没有听见一样,一直低着头研究如何把“好朋友勋章”戴在身上。

乾坤再次记录观察数据:小孩子无法判断奖赏的价值大小,即使被明确告知也不接受。然后,同样是“难以理解”的标记。随后,改成了“需要理解”。

“你也会有一个好朋友勋章吗?”亚力终于把好朋友勋章戴到身上,抬起头来,突然有一点紧张地问, “你也会戴上吗?

乾坤明确看到了自身程序对此问题的无解,但他似乎第一次觉察到一种选择答案的冲动。

“会的,我也会的。”乾坤说。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乾坤接受新任务写起,开篇简洁自然,同时,以向一个“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小孩儿学习 引起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亚力无意中提出检査暗能量问题,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勋章,但他更喜欢“好朋友勋章”,可见,科技再 发达,人们也需要感情交流。

C.乾坤发现的难以理解的事主要在行为、思想、情感上,后来他将“难以理解”改为“需要理解”,表明经过主动探究,乾坤的认识也提高了。

D.小说利用些许具体的科学原理,符合人们的认知,有着科学性的特点,也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中,引发人们对人本身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

5.文中多次写到事件结束后,乾坤记录观察数据,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6.第73届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曾评价说,郝景芳的作品给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结 合本文,谈谈你对“诗意”的理解。(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