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2019届高考模拟试卷(三)理科综合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1: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京专家2019届高考模拟试卷(三)答案及解析

物理部分

14.答案: C

解析:在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关于O点对称,大小从O往上下两边逐B、D两点场强等大,渐增大然后再减小,反向;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对称两点电势相等,A、B错。D两点和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最大点之间的关系,因为无法判断B、所以无法判断质子的加速度如何变化,D错误。在B、D两点给质子一个垂直于纸面的合适的速度,质子将一直受到指向圆心O的向心力而做圆周运动,C正确

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3.5s时的速度为16.答案:A

解析:氢原子从5能级跃迁到1能级辐射能量最大,对应波长最短。由 和

,再由v6=5.5m/s,可求得物块的加速度为,质点在7s内的位移为7v3.5=21m,B对。

得 =

= A对B、C、D错

17.答案:B

解析:设弹簧对应的竖直高度为H,弹簧的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

的分量,故,当物块向左移动时夹角θ增大,sinθ增

大,弹簧弹力的竖直分量在减小,由N=mg-Fy知物块和地面间的弹力增大,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由物体平衡得推力F=μ(mg-kH+kl0sinθ)-kHcotθ+kl0cosθ,与μ和的大小有关,该题没有告知u和的具体大小或范围,B正确,A、C、D错误。 18.答案: D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导体棒向左运动,安培力向右;A错误;金属棒刚开始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最大,为

,但Uab是路段电压,所以Uab= ,B错误;导体棒到达最左边时初

动能 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焦耳热,C错;导体棒最终静止,弹簧原长,将所有的动能

转化为回路的焦耳热,回路为串联电路,所以R的发热为 ,D对

19.答案: AD

解析:线圈转动产生的最大电动势E=nbs =2V,初始时刻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最大,所以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2cos10t伏,A对;线圈中电流1A,内阻0.2,线圈分压0.2V,变压器输入电压2-0.2=1.8V,理想变压器输入和输出功率相等,所以灯泡额定功率为1.8W,

D对;闭合开关,线圈中电流变大,线圈分压增大,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到1.8V,所以两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输入电流也就不是2A,B、C错 20.答案: BC

解析:小球在电容器中受洛伦兹力的作用,洛伦兹力方向一直在变,所以小球肯定不是做的类平抛运动,A错;小球在电容中安培力做正功,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小球机械能增大,

B对;由功能关系q -mg = mvt2- mv02,解得vt= ,C对;只有当小球在电容

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才有qvB=q,t=解得t=

,而带电小球平行于极板方向做的是变加速运动,且速度大小不确定,D错 21.答案: BD

解析:由图可知0-0.5s a1= =8m/s2 0.5-1.0s a2=

=2m/s2

由牛顿定律可得mgsinθ+μmgcosθ=ma1mgsinθ-μmgcosθ=ma2解得μ=,A错、B对;0-0.5s,传送带位移x1=v1t1=2m 物块位移x2=1m;0.5s-1.0s 传送带位移x3=v1t2=2m 物块位移x4=

22.答案: 9.500,mg+ ,<

=2.25m 相对路程 =x1-x2+(x4-x3)=1.25m,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W=μmgcosθx2-μmgcosθx4= 3.75J,C错、D对;

解析:(1)螺旋测微仪主尺读数为:9.500 mm,游标尺0.00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9.500 mm;(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小球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A=;vB=,在下落h过程

中,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有2aH=vB2-vA2,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a

解得阻力f=mg+ (3)该问实际就是在问时间中点和位置中点速度谁大,由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定有位置中点速度大于时间中点平均速度,所以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23.答案: (1) 900 910 2000 (2) 5V、50 (3) M、c (4)调大调小

解析:(1)根据题意,R1与表头G构成1mA的电流表,则Igr=(I-Ig)R1,得r=900Ω;若使用a、b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1V,则R2=电压表的量程为3V,则R3=

=910Ω;若使用a、c两个接线柱,

-R2=2000。

(2)要校准3V,因为电路其他地方要分压,选3V电源,电压表肯定无法满偏,分压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越小越好调节,所以选5V电源,50Ω滑动变阻器

(3)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应靠近M端,使并联部分分压为零,起到保护作用,接C才是3V挡。

(4)造成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小,说明通过表头G的电流偏小,可以调小R2和R3是改装表整个支路电流变大,也可以调大R1使G表头支路电流变大. 24.答案:

解析:由质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方向可知质子逆时针转动,所以质子只与圆筒碰撞一次,

经历的时间最短

由几何关系得质子在磁场中轨迹半径r= R,设速度为v,根据向心力公式 ①

解得离子的速率v=

质子在磁场中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两个90° 经历的时间t=T/2④ 再由周期公式T=

⑤解得t=

25.答案:(1)vA=m/s 方向向右vB=0(2)s

解析:(1)设 = = 用牛顿第二定律求A、B的加速度 aA=

=m/s 因为B受拉力小于B的滑动摩擦力,所以B静止不动

再由运动学 v2-0=2aL0可得第一次碰前vA= m/s 方向向右vB=0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加速度aA=

=m/s2

B依然静止 B动起来之后加速度大小为aB=

由xAB= 和vA=at1得 t1=1s,vA= m/s

= m/s

2mvA=2mvA1+mvB1 2mvA2= mvA12+ mvB12 解得vA1= vB1= 或者vA1= vB1=

又A受合外力和B受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B在B停下来之前动量守恒,显然前方程组的两组解分别为奇数次碰后和偶数次碰后的解,则 第一次碰到第二次碰B运动时间为t3=A运动的时间t2==

=s

= s

第二次碰时B刚好停下,所以等量守恒 t=t1+t2=s

33.(1)答案:BCD

解析: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大,绝对湿度越大;人感觉越潮湿是相对湿度越大,故A错误; 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是表面张力,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故B正确; 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有可能相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对;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增多,故D对;根据单晶体与多晶体的特点可知,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