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 科学出版社 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0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学习指导

杨 灿 主编

ii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科学出版社·2008

《国民经济统计学》学习指导

2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第1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问题

【本章小结】

1.国民经济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大系统:横向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各单位、各部门;纵向则包括生产、分配、使用等经济运行环节,以及“条件-过程-结果”的不断循环过程。据此建立的国民经济循环框架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与分析的基本切入点。

2.国民经济统计起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演进为现代的国民经济核算,其内容和方法体系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经济统计)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为此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现代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体系(国民核算体系),它构成经济统计的主要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和工具。

3.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两大模式的国民核算体系,即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也有着某种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如平衡原则)。我国曾经长期采用MPS,现在转轨到SNA,因此,对两大核算体系的异同关系仍应适当把握。

4.从分析角度看,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即“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了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内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则提供一种更为科学、严谨的核算方法。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基本核算表(五大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5.国民经济核算应该遵循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国民核算“平衡原则”和“主体原则”构成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核算规范,对此应该准确把握、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此外,关于核算时间的权责发生制、关于经济流量和存量计价标准的现行市场估价,以及关于数据汇总方式的“加总”和“取总额”等,都是贯穿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应该适当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