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0:4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考点同步解读

1.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必然性

(1)新政的实施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发展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尤其是1929~1933的经济大危机给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新政是符合美国国情的选择。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实施新政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5)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提供理论依据。

2.凯恩斯主义 提出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经济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此背景之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主要内容: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他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等弊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感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评价:

(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核心素养聚焦

1.注重前后联系,再现和比较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变过程。

2.通过观察《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理解兴办公共工程的一举多得。 3.在学习本课内容时,要学会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来多角度地看待罗斯福新政。学会运用图表法去整理分散的知识点,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问题,初步学会评价方法。

4.将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联系和比较。三者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三者的背景、实施的前提条件、具体内容、性质、方法和手段和实施的成就等有很多不同点。通过三者的比较,得出以下认识:制定政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经济手段。

5.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二战后,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 (2)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4)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分组讨论、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

(2)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对“新政”的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李咏漫画)这个人物,相信大家对他和他主持的节目并不陌生,他就是李咏,他主持的节目有《幸运52》和《非常6+1》,其中有“幸运抢答”这一关,我们现在就模仿一下。

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他是那为历史人物?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他是继华盛顿和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罗斯福图像)罗斯福是谁?为什么会赢得美国和世界人民的认可呢?他又做了些什么啊?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身残志坚、勇于创新的美国总统。

一、临危受命:(新政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到 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美国工人总失业率从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达到26.7%,失业人口最多时达1500万。在职工人工资低,其中,制造业工资减少60%。美国农民同样受到打击,农产品价格下降55%,农场总收入由1929年的120亿美元下降到

1932年的53亿美元。许多人只好靠救济为生。《愤怒的葡萄》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肥皂也买不起,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连寄稿件的钱也没有。许多人没有工作,被迫到处流浪。

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把美国人民推向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美国人把流浪者的窝棚称作“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区域称作“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运送移民或流浪者的骡拉破汽车叫“胡佛汽车”,翻过来的空口袋叫“胡佛旗”,用来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猪”。

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他说:“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然而面对这样一场空前的危机他是如何化解的呢?

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胡佛政府认为,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的繁荣,那么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然而,胡佛政府的期待落空了,大萧条还在一天天地延续,国家徘徊在动荡的边缘,1700多万人失业,近200万人流浪在全国各地。(《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而前总统胡佛送给罗斯福政府的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

3.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

罗斯福竞选获胜的优势: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赢得选民的心。1932年,罗斯福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选举人票为472张,比胡佛多413张。民主党同时也赢得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这次投票既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又是对罗斯福进行变革的明确授权。至此,罗斯福当上了美国第32届总统。

二、实施“新政”:(内容)用“一、二、三、五”来概括:即一个理念、两个阶段、三个方面和五个项目。

一个理念: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快摆脱危机。 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于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

(2)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三个方面(3R): (1)救济(Relief):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Recovery):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改革(Reform):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五个项目: 项 目 具 体 措 施 结果与影响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银行暂时停业整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管制证券业等。 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整顿财政金融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