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44: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牡丹亭》读书笔记

整部作品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离奇遭遇为主脉,着重展现了《牡丹亭》反礼教、反理学的核心思想。

故事从杜家小姐杜丽娘游园开始,本就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杜家小姐在游园之后又遭花妖之袭,在梦中与一翩翩少年一番缠绵,梦醒后竟患上了相思病,只是日日思君不见君,正值少女的杜丽娘便因相思之苦而香消玉殒了本以为故事会就此结束,可是柳梦梅的出现却改变了一切,作为一名赶考书生,在陈最良的帮助下住进了安放有杜丽娘灵位的梅花庵中,在那里,他偶然发现了当年杜丽娘的自画像,在他眼中杜丽娘就是天上的仙女,于是天天膜拜。而被判官释放的杜丽娘发现柳梦梅正是自己梦中的翩翩公子,于是乎两人便夜夜幽会。在柳梦梅的帮助下,魂归三年的杜丽娘死而复生。 整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家长,膝下无儿的杜宝为了封建社会所讲究的门第家声、光宗耀祖,不惜使用在今天看来十分残酷的方法,竭力把她培养成标准的淑女, 淑女就是在家是个敬父母的温顺女儿,出嫁是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杜丽娘的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有一个成长过程,并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汤显祖一方面通过人物关系提供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通过剧情发展揭示杜丽娘的内心活动,从而表现了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成长过程及其复杂性。杜丽娘从小

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书》都可以背诵,她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严密地关在家庭里,同外界社会是完全隔绝的;她同时被严密地关在闺房里,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绝的。她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杜丽娘,礼法、家规、女诫、妇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为疲乏,白天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就连她在裙子上面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这样,杜丽娘成为了一张空皮,成为达到自己理想的工具。即使女儿病重垂危,他也丝毫不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伤风感冒,连医生都不请。他只盼着女儿将来为他这个名儒增添光彩。

此外,汤显祖通过描写杜宝、杜母、陈最良这样的人物,向读者和观众展示了杜丽娘所面对的现实环境。杜宝这些人代表封建势力,代表礼教观念,代表理学思想的统治。杜宝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正派的官僚,他忠君爱国,也还注意民生疾苦。但他实际上除了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古板面孔以外,什么才能都没有,显得极为平庸。他奉命防御敌军,临阵对敌却是束手无策,只好使用贿赂方式、欺骗手段来解除围困。对自己唯一的女儿,他不但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样对女儿疼爱有加,而是逼着她学习他并不想学也并不应该学的

《四书》,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他名儒的称谓。而对他的妻子,他也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呼来唤去,督促妻子对女儿严加管教。杜母虽然比杜宝懂得疼爱女儿,她说过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的话,但她还是标榜自己娘家世出贤德,要给女儿做个贤德的楷模,凡事由杜宝做主,说是但凭尊意,一切照您的意见办。她要把杜丽娘关在闺房里,认为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游戏空无人之处。她被封建礼教毒害了,又拿封建礼教去毒害自己的女儿。陈最良作为腐儒,也是被封建礼教毒害了的。汤显祖对他有批判,又有同情。他从小攻读儒家经典,但乡试考了十五次,整整耗费了四十五年,仍然没有功名,最后连廪生的膳食都给取消了,教书糊口也靠不住,被人称为陈绝粮。他生活没有着落,还迂腐得近乎愚昧,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他教杜丽娘念书,就只知道孟夫子说的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这跟杜宝说的拘束身心是同样的意思。汤显祖正是通过杜宝、杜母、陈最良等人物写出杜丽娘的客观处境,一个使人窒息的客观处境。杜丽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循规蹈矩,唯父母之命是从。在新春时节,她跪着给父母敬酒祝寿,表示她的孝心。杜宝要她在刺绣女工之外,应该知书知礼,她就说: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她在梳妆台前摆上书册,要认真读古圣先贤的典籍了。拜见塾师陈最良之前,她曾自夸儒门旧家教,女为君子儒,她甚至要求丫环春香跟她一同学习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