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中考数学答案解析.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0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广州)实数3的倒数是( ) A.﹣ B. C.﹣3 D.3

考点: 实数的性质。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解答. 解答:

解:∵3×=1,

∴3的倒数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熟记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2012?广州)将二次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2222

A.y=x﹣1 B.y=x+1 C.y=(x﹣1) D.y=(x+1)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专题: 探究型。 分析: 直接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2

解答: 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二次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

2

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

键. 3.(2012?广州)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2

A.四棱锥 B.四棱柱 C.三棱锥 D.三棱柱

考点: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 解:由于主视图和左视图为长方形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

由俯视图为三角形,可得为棱柱体, 所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来判断几何体,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 4.( 2012?广州)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23

A.6a﹣5a=1 B.a+2a=3a C.﹣(a﹣b)=﹣a+b D.2(a+b)=2a+b

考点: 去括号与添括号;合并同类项。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不变;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进行计算,即可选出答案. 解答: 解:A、6a﹣5a=a,故此选项错误;

2

B、a与2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C、﹣(a﹣b)=﹣a+b,故此选项正确; D、2(a+b)=2a+2b,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关键是注意去括号时注意符号的变化,注意乘

法分配律的应用,不要漏乘. 5.(2012?广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AD=5,DC=4,DE∥AB交BC于点E,且EC=3,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A.26 B.25 C.21 D.20

考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由BC∥AD,DE∥AB,即可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相等,即可求得BE的长,继而求得BC的长,由等腰梯形ABCD,可求得AB的长,继而求得梯形ABCD的周长. 解答: 解:∵BC∥AD,DE∥AB,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BE=AD=5, ∵EC=3,

∴BC=BE+EC=8,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DC=4,

∴梯形ABCD的周长为:AB+BC+CD+AD=4+8+4+5=21.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判定出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6.(2012?广州)已知|a﹣1|+=0,则a+b=( ) A.﹣8 B.﹣6 C.6 D.8

考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1=0,7+b=0,

解得a=1,b=﹣7,

所以,a+b=1+(﹣7)=﹣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7.(2012?广州)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 A.

B.

C. D.

考点: 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C及BC的长,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然后过C作CD垂直于AB,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由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来求,也可以由斜边AB乘以斜边上的高CD除以2来求,两者相等,将AC,AB及BC的长代入求出CD的长,即为C到AB的距离. 解答: 解: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

在Rt△ABC中,AC=9,BC=12,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15,

过C作CD⊥AB,交AB于点D, 又S△ABC=AC?BC=AB?CD, ∴CD=

=

=

, .

则点C到AB的距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