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全国卷II)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1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II卷)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

1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天然纤维。

2.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数目为0.1NA

3?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3He的中子数为3-2=1,则3g3He的中子数为

3g?NA=NA,A项正确;

3g/mol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0.1mol/L×NA mol-1 =0.1NA,B项错误; 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1mol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A mol-1 =6NA,C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正丁烷与

48g+10g10g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mol-1 =NA,D项正确;

58g/mol答案选B。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 原子半径:W

B. 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

W、X、Y和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的族序数比X多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F与O以外),则可设X的族序数为a,则W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的族序数为a+2,则有a+(a+2)=8,解得a=3,故X位于第IIIA族,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元素;W为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X、Y和Z为N、Al、Si和P,则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N<Al,A项正确; B. 常温常压下,Si为固体,B项正确;

C.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PH3<NH3,C项正确;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氢化物越稳定,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学生要识记并理解。

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A

实验操作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3

实验现象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