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0:39: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点:抽样技术
1、注册会计师除了进行详细审计,或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择有特殊重要性的全部项目进行审计外,均应应用审计准则来指导抽样审计工作。
2、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审计抽样不同于抽查。
3、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4、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可能超出或低于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所实际需要的证据数量。但是,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合理,也可达到统计抽样一样的结果。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
5、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
(1)统计抽样能够科学的确定抽样规模;
(2)采用统计抽样,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概率是均等的,可以防止主观臆断;
(3)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的概率有多大,并可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把这些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
(4)统计抽样便于促使审计工作规范化。
1、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控制测试通常采用属性抽样,而实质性测试程序通常采用变量抽样。
2、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货币单位抽样等。变量抽样的方法有:均值估计抽样、差异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货币单位抽样等。
3、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审计目的。设计样本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具体审计目的,并考虑将要取得的审计证据的性质、可能存在误差的条件,以及该项审计的其他特征,以正确地界定误差和审计对象总体,并确定采用何种审计程序;
(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应保证其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于具体的审计目的,完整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包括被审计经济业务和资料的全部项目。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4)可信赖程度。
(5)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计划阶段合理确定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在符合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在实质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对某一帐户余额或某类经济业务总体特征作出合理评价条件下,所愿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
(6)预期总体误差。 (7)分层。
1、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有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实质性测试时的抽样风险有误受风险(又称“β风险”)和误拒风险(又称“α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非抽样风险是
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2、产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 (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3)错误地解释样本结果。 3、分层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中的每一抽样单位必须属于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一层次;
(2)必须有事先能够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 4、样本的选取方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 1、抽样结果的的评价程序和内容:
(1)分析样本误差;注册会计师无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取得样本的审计证据时,应采取替代程序,如果无法采取替代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的方法应与所选用的抽样方法一致。
(3)重估抽样风险;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当考虑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