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4 5:45: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D )

A.废丞相,设三司 B.内阁制度的形成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设厂卫特务机构

2.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D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3.右图所示的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D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4.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C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D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6.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据下图判断,该长城修筑于( C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7.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A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8.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 C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 )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10.“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 ( B ) A.阿骨打 B.努尔哈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1.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D ) 朝代 史实 隋朝 出使流求 南宋 泉州知州驻兵管辖 元朝 设立澎湖巡检司 清朝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台湾

12.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B )

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13.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C )

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14.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D )

15.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C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6.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机构所在地,对此机构解读正确的是( D ) A.主要负责监察官员 B.负责裁决军国大事 C.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 D.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1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C )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

18.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19.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C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20.右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 C )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1分,22题14分,23题10分,24题15分,共50分) 21.下表是我们课本最后“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的一部分(1368—1727年),请你按要求把相关大事的序号填到相应的问题后面。

〈1〉 〈2〉 1368年 1405-1433年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郑和七次下西洋 〈3〉 〈4〉 〈5〉 〈6〉 〈7〉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8〉 〈9〉 〈10〉 1406-1420年 16世纪中期 1616年 1636年 1644年 1662年 1684年 1727年 营建北京城 戚继光抗倭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1)属于政权更替(王朝兴或亡)的大事:<1>__<5>_<6>_<7>(4分) (2)属于抗击外来侵略的大事:<4>__<8>(2分) (3)属于对外友好交往的大事:<2>_(1分)

(4)表现了农民起义巨大力量的大事:<1>__<7>(2分) (5)表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大事:_<9>_<10>(2分)

22.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便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分)

从汉朝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思相近即可)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 元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2分)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答出册封制度即可)设置驻藏大臣。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2分)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4分)

郑成功。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