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7:4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标签:标题]
篇一:狮子林考察报告 篇一:狮子林调查报告 狮子林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2年2月-2012年4月 二﹑调查地点: 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 三﹑调查对象: 苏州狮子林
四﹑调查内容: 狮子林的历史、简介、建筑等等 五﹑调查人员: 姓名: 学号: 班级:
六﹑调查过程:
对位于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的狮子林的调查工作。从公园的正门进入,第一次去狮子林的时候,第一眼,这个园子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为之喜悦,手不断的按着相机的快门,还是感觉不够:原来苏州也有如此精致,让我们心动,叹为观止。
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1982年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 惟则曾作诗《狮子林即景十四首》,描述当时园景和生活情景。园建成后,当时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公元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对公众开放。 七:调查结果
通过对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狮子林的调研,我们发现人群活动量的大与小与环境的好与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次数明显增多。因此,丰富多彩的人间话剧都会在此上映。城市也就会充满了活力与人情味。良好的户外环境为人们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相互交流创造了机会。此时,通过与人交往,我们获得了比其他途径更平凡、但同样重要的细节。篇二:苏州拙政园参观实习报告 城市建筑规划----苏州古代类建筑
摘要 苏州拙政园是一处典型的苏州园林,通过实地参观与交流,让我们认识了拙政园的布置与其中包含的各种建筑文化与建筑元素,参观了拙政园后,听导游的一些讲解已经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心得,与同学交流后得到了很多的建筑思想,更加领略到了故事那种建筑文化思想,拙政园的建筑特点就是精致与紧凑,在一个园子中表现出了好多不同的元素,各处可见到不同的建筑手法,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等等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一种桃园深处的感觉。
关键词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正文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作为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拙政园将江南园林的各种建筑元素都在一座园林中完美的表现力出来,我们于12月28日上午去游览了拙政园,在我看来,拙政园给了我很深的建筑感触,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1园林的建筑元素
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各种建筑元素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姐在一个园林中表现了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1.1园林时代背景
拙政园也是苏州最大的私家花园,占地5公顷。它的创意构思由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执笔而成。第一任园主王献臣是明朝的监察
使,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监督地方官员的吏政情况,职位显赫;官场失意后还乡,在苏州城内东北角置地建屋,就是现在的“拙政园”。 王献臣之后,屡更园主,王心一、叶士宽、张履谦等二十多人先后为园主,
因曾有“复园”、“将园”、“吴园”、“书园”、补园”等名园。现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其中,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1.2拙政园造园手法
拙政园整个园林是以绿色为基调来布置整个 园林,随处可见婀娜的植物。绿色是自然的 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它使人感到和平和宁 静,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人类建造的第二 自然——园林,绿色自然成为色彩的主旋律。 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中阐述“新筑易乎开 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 木繁花。”在拙政园里,以“绿”为主题的景 点有很多,如“绿绮亭” 、“晚丹晓翠” 、 “浮翠阁”等。
在园中以花卉、果实色彩为点缀,在园林中 有了花卉、果实色彩来点缀,园林空间便不 在那么单调乏味。花木的选择范围广泛,为 园林增添了亮丽色彩。
拙政园里山石花木色彩姹紫嫣红,带建筑的 色彩却非常简单。粉墙、黛瓦、栗色的窗和 柱,就是建筑的全部色彩了。这简单的色彩, 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 风光无限。园林内建筑类型丰富,亭台楼阁 高低错落,图片1
1.3园林特征和空间特色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各种建筑类型看似杂乱无章的在园林中布置,看似各种建筑将整个园林分割开来,但增添了园林的变化性,让人有了更多的享受与游园惊喜,,在园中行游, 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 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 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 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 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2 拙政园的建筑内容
拙政园的空间可以说是非常紧凑的,在一个可以说 是面积不大的园林中将好多带有江南的元素的经 典建筑都囊括在了一个园林中,其中建筑的色彩也 用的相对比较单调,但将整个园林的文化都表达出 来,其建筑皆可以说是比较精致典雅的,让人流连 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