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重点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6:1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细胞生物学(8年制及7年制专用)期末考试重点题与答案

()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cell ):是生命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整体、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不同生物的细胞有哪些共性?细胞有什么独特属性?

答:(一)共性:

1 具有一套共用的基因密码。

2 在核酸(通常是DNA)中储存遗传信息,并主要循DNA到RNA到蛋白质途径转移遗传信息。 3 使用蛋白质(偶尔也用RNA)促成化学反应。 4 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5 通过分解单糖获得能量,并以ATP作为能量流通形式。

6以及利用含有泵、载运系统和通道的质膜分隔胞浆和胞外环境 (二)独特性质:

1 由质膜包围的完整的功能单位,能够自我调节和独立生存。 2 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体系。(一切生命现象都在细胞的基本属性中得到体现)

三、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

Schleiden 和 Schwann 分别论证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首次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证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完整的细胞学说包括三个要点:

①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所有的生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③所有的细胞都是来源于已有细胞的分裂。

2、经典细胞学发展阶段: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受精和分裂的研究、一些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3、实验细胞学发展阶段

4、分子细胞生物学发展阶段

四、试说明细胞生物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答:(七年制)

1.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与基础医学的其他学科关系密切。

2.细胞生物学也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医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病理现象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五年制)

(一)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

1.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各学科联系也很密切,很多疾病机制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等,都依赖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

(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三)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细胞诊断:如单克隆抗体技术。 2.细胞治疗 3.生物制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细胞因子、激素及血液因子等,已作为商品广泛应用于临床。

第二章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一、名词解释:

1 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仅有细胞膜包绕,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DNA区域称为拟核,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进化地位较低。

2 生物膜:是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以各种不同方式与其结合,并赋予膜各种特

- 1 -

殊功能。相对于内膜,细胞膜也称为外周膜,外周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

3 单位膜:生物膜的厚度在8nm~10nm之间,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都呈现两层电子致密度大的深色带夹一层电子致密度小的浅色带的“两暗一明”的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是构成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的共同结构。

4 附着核糖体:很多附着在内质网膜外表面,参与粗面内质网形成的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

5 游离核糖体:以游离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溶胶内的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内的某些基础性蛋白。 6 多聚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成串排列,形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称为多聚核糖体。

二、试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答:(其最基本的特点为:没有膜性细胞器和细胞核膜;遗传信息量少) ⑴ 体积:较小,1mm~10mm。

⑵ 质膜:化学成分及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稍有不同。 ⑶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糖脂。

⑷ 遗传物质:DNA为一条裸露的环状双螺旋分子,没有核膜的包裹,称为拟核(nucleoid)。 ⑸ 细胞器:没有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及中间体等。

⑹ 其他:有的有鞭毛等。

三、试述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答:(1) 大小:较大,直径10mm~100mm。

(2)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 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纤维素)。 (3)超微结构:

1 膜结构: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模型结构或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核膜。

2 骨架系统:由一系列纤维状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包括细胞质骨架与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功能是维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参与细胞运动、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分裂及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过程。细胞核骨架由核纤层蛋白与核基质组成 ,与基因表达、染色体包装和分布有密切关系。

3 细胞质溶胶:除细胞器和细胞骨架之外,其余的为可溶性的细胞质溶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4 核糖体(核蛋白体)与蛋白质合成机器:核糖体由RNA构成骨架将蛋白质串联起来。

5细胞核与遗传信息储存结构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是以DNA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并被包被成高度有序的染色体结构.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何异同?

①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而真核细胞有; ②原核细胞有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而真核就有细胞骨架; ③原核细胞的核糖体70S,而真核80S; ④原核的DNA信息量少,真核的大;

⑤原核的DNA分子结构为环状,而真核为线状;

⑥原核的染色质或染色体仅有一条裸露的DNA,不与组蛋白结合,但可与少量类组蛋白结合,而真核有两个以上DNA,DNA与组蛋白和部分酸性蛋白结合,以核小体及各级高级结构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

⑦原核的基因结构特点无内含子,无大量的DNA重复序列,但真核有内含子和大量的DNA重复序列;

⑧原核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在胞质内进行,而真核是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 ⑨原核没有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但真核有。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细胞膜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膜:由膜脂和膜蛋白构成,膜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

- 2 -

现者。

2跨膜蛋白: 又称整合蛋白或内在蛋白,是两性分子,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脂双层,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种。

3膜周蛋白:又称外在蛋白,位于膜脂双层的内外表面以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一侧。

4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位于膜的两侧,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分子结合。

5脂筏:膜各部分脂质分布是不均一的,膜中有富含胆固醇和鞘脂的微区,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膜蛋白,这些区域比膜的其它区域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称脂筏。

6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由浓度高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的穿膜扩散,不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

7简单扩散:是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最简单方式。不需要跨膜蛋白的协助,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8易化扩散: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借助膜运输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者顺电化学浓度梯度向降低方向的跨膜运输过程。

9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细胞膜利用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参与。方式主要:离子泵 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

10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能形成贯穿膜脂双层的充水孔道,使一些特异的物质经过它从膜的一侧进入另一侧。这种扩散方式称为通道扩散。

1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能与特异性的分子结合,通过其自身构象的改变,允许该物质穿过膜而进入膜的另一侧。这种扩散方式称为载体扩散。

1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是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摄取细胞外专一性的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是特异性很强的内吞作用,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能使细胞摄入大量的特定配体,而不需要摄入大量的细胞外液。大分子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识别并结合,然后经过有被小窝,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13囊泡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过程中都是由膜包围的,形成囊泡,与膜融合或断裂来完成,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消化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又称批量运输。

14组成型分泌途径: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之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修饰、浓缩、分选后,装入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5调节型分泌途径: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被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如激素,引起细胞内Ca+浓度瞬时升高,才能启动胞吞作用,使分泌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

二、概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特性。 答: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以脂类(50%)、蛋白质(42%)、糖类(2%~8%)为主,还含有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不同类型的生物膜的化学成分比值有很大的差异,脂类与蛋白质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从1:4到4:1。

三、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是什么?

答: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一)影响膜脂的流动性的因素:

1 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及长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流动性大。

2 胆固醇/磷脂的比值: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限制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提高膜的流动性。

3 卵磷脂/鞘磷脂比值: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升高,膜流动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4 膜蛋白的影响:蛋白质嵌入膜脂疏水区后,使膜的微粘度增加。

5膜质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质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膜蛋白的流动性的因素:不同膜蛋白的扩散率、膜蛋白分子结构及所处微环境、膜蛋白是否聚集成复合物、内在蛋白与外在蛋白的相互作用、膜蛋白与细胞骨架成分连接以及与膜质的相互作用、细胞松弛素B等药物的影响。

四、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的片层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脂筏模型的主要论点和特点。

答:(一)片层结构模型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