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2:0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

工作安排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安排 一、20xx年工作总结

市***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公园建设和湿地经济发展;争取项目,关注民生;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各负其责,协调有序,克难攻关,创新工作,争取项目资金2100余万元,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全国569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23个重点公园之一,已成为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理事单位。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 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自然环境优美,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有利条件。20xx年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始在***进行了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合理利用技术试验,湿地专家刘兴土院士及其团队采用 “生物共生、物质循环”的原理,在苇塘试验成功了“苇—蟹—稻”复合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这为我们发展生态产业开创了新的途径。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以来,我们打破

常规,实施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推广科技新成果,向科技要效益。改变资源利用及经营方式,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采取水面划块经营,竞价承包,市场化管理,现有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使职工从固有单一性芦苇生产模式中走出,参与效益显著综合性能较强生态产业中来。提高职工的收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今年职工从事苇塘养蟹的从过去十几人增加到几十人,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在生态产业发展上,我们依靠科技走出一条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双赢之路,我们的做法受到省厅领导的关注和肯定,曾三次参加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作典型经验介绍,被省林业厅确定为有典型示范作用。

—— 抓项目引进,培育生态产业发展后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任务极为艰巨,国家不投资,地方不投入,部门无资金,完成建设任务谈何容易,但是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积极想办法,加大工作力度,从争取项目资金入手,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资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通过争取项目,进行湿地保护设施建设和职工危旧房改造得到补贴,解决了职工多年来改善居住条件的夙愿。

1、争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今年以来,经过努力,实现松嫩平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后续资金的到位,此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共700万元,去年到位资金400万元,今年到位资金300万元。主要进行***湿地退化盐碱

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项目完整落地,标志着项目区各项工程进展得到保障,将恢复湿地面积2.8万亩。

2、争取湿地补水项目。***湿地已纳入全省重要湿地,经过努力争取省林业厅年内湿地补水100万元。保证***国家湿地公园常年淹水,湿地得到有效恢复。资金由省直接拨付供水部门。

3、争取公路建设项目。公园建设与发展公路是关键,今年在有关单位支持下,建设了***湿地公园至大岗子镇和公园区间公路,全长合计13.83公里,项目总投资1468.9万元。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4、争取省国有林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今年,我管理中心有26户职工房屋纳入危旧房改造项目,到位资金52万元。现已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85%,年内将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5、争取省发改委“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我们在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上,积极争取了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主要进行原舍力苇场职工棚户区的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改造,争取资金188万元已到位。工期2年,20xx年7月竣工。

—— 抓公园建设,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在公园建设上,从建设生态旅游重要景区入手,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要求,进行了公园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

20xx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