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泽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册)---中国电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3:3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程泽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册)

一、工作室所依托企业介绍

工作室依托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

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前身为厦门市邮电局、厦门市电信局)正式成立于2000年8月16日,担负着厦门所辖各区的电信服务和通信保障工作,主要经营基于天翼3G网络、固定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

2003年,福建电信整体实现海外上市,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8年,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获得移动经营牌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2009年,进一步获得3G牌照;2010年,正式成为了厦门“三网融合”试点建设、“智慧厦门”建设的主力军,不断奋进在厦门社会信息化的建设的发展道路上。

多年来,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以个性化、品牌化为目标,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积极为厦门各单位和市民提供高技术、低成本的通信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努力成为用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有效地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用户的通信需求,为厦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是推动厦门经济特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状” 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

目前,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已经在厦门全市形成了一个拥有天翼3G网络、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

今天,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秉承“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的企业使命,追求“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以安全畅通的网络、健康环保的产品、方便快捷的服务,努力为厦门经济特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室概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程泽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特区建设青年突击手”、“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得者程泽辉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设在厦门电信洪文光网络通信实验室内,面积约80平方米。团队成员共15名,其中劳模1名;党员10名;研究生1人,本科生11人,大专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高级技师7人,中级技师2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通信技术/业务队伍。

“程泽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基于通信行业技术发展实践,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所属部门具备的光通信实验基地优势,以光通信技术为研究核心,围绕光通信技术原理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技术交流与培训、远程技术服务等工作,成为公司技术创

新、成果转化、服务优化、人才培养的平台,促进公司创新技术发展。 三、工作室组织机构和人员

1、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分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各专业、归口的分管领导

成 员:由办公室、财务部、人力部、党群部、企管部、工会、审计部、网络部、市场部、客服部等相关部室的负责人共同组成

2、“程泽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 领衔人:程泽辉 协助人:孙雯

成员:陈夏莲、刘莉玲、陈文龙、王敦炎、林兴、张瑜、黄书新、陈育强、颜朕、张进团、魏鹭萍、张加臻、姚燕如

3、劳模程泽辉简介:

程泽辉,男,1962年10月出生,籍贯福建厦门,现为厦门电信客户端装维中心经理、支部书记。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奋刻苦、潜心钻研、任劳任怨,从一名普通的线务员锻炼成长为技术骨干,进而走上管理岗位,无论他走到哪里,总能带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并且有着高效执行力的队伍,他的工作和管理风格充分体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奉献精神。他多次主持大型通信电缆铺设、光进铜退工程的施工和整改;全程参与公司BPR程再造。从业30多年来,他曾先后获得厦门市特区建设青年突击手、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福建电信优秀市场经营

工作者、宽带提速及光纤接入网建设先锋先进工作者;厦门电信优秀工作者、BPR个人贡献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热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安全工作“好领导”等众多荣誉称号。

四、工作室创建目标

工作室是以程泽辉劳模作为领衔人命名的专家型团队,融电信光网络通信技术攻关、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业务创新活动,将先进技术、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工作室为平台搭建一个展示才能、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推进发展的阵地和摇篮的同时,引领广大员工立足本岗、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先进人才和技术能手,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知识型、专家型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的健康发展、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五、 工作室主要任务

1、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务创新、难点攻关、发明创造。

2、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技术、产品、安全、服务、管理等难题,落实合理化建议。

3、开展技术交流、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功,为企业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精通业务、敢于创新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4、弘扬劳模精神,发挥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并以之为引领,

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六、工作室主要作用

1、以工作室为摇篮,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工作室充分发挥依托单位的企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搭建劳模领军和职工参与的工作平台,发挥劳模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劳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影响力,同时,调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的积极性,为企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日常工作室通过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形成团队优势,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业务讲解、技术讲堂、专题讲座、现场跟班、岗位练功等多种形式,将“劳模”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长期累积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普通员工,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整体工作效益,助推企业经济转型发展。

2、以工作室为平台,立足技术攻关与创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室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工作室根据通信线路装维工作重点制定创新项目计划,力争每个创新的想法都能建立一个研究的题,每一个研究课题都能紧扣通信线路和设备的生产优化需求。通过对通信线路装维技术、工艺的优化改良,将创新技术实验结果应用于生产并不断改进,使技术成果更加成熟实用,具有推广价值,能够迅速转化为企业生产力。通过工作室的研究攻关,展现了劳模团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钻研技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