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36: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测试可知,利用2个N沟道功率MOSFET和2个P沟道功率MOSFET驱动电机的方案,控制电路简单、成本低。但由于P沟道功率MOSFET的性能要比N沟道功率MOSFET的差,且驱动电流小,多用于功率较小的驱动电路中。
综合考虑系统功率、可靠性要求,以及N沟道功率MOSFET的优点,采用4个相同的N沟道功率MOSFET的H桥电路,具备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可靠性,并具有较大的驱动电流,因此本系统采用此设计模式。其电路图如图3。图中8V为电机电源电压,4个二极管均为续流二极管,输出端并联的小电容C1(104),用于降低感性元件电机产生的尖峰电压。
图3 H桥驱动电路
3.2 电荷泵电路设计
电荷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容对电荷的积累效应而产生高压,使电流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
图4 电荷泵电路
电路中A部分是方波发生电路,由RC与反相施密特触发器构成,产生振幅为Vin=5 V的方波。B部分是电荷泵电路,由三阶电荷泵构成。当a点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1导通电容C1充电,使b点电压Vb=Vm-Vtn;当a点为高电平时,由于电容C1电压不能突变,故b点电压Vb=Vm+Vin-Vtn,此时二极管D2导通,电容C3充电,使c点电压Vx=Vm+Vin-2Vtn;当a点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1、D3导通,分别对电容C1、C2充电,使得d点电压Vd=Vm+Vin-3Vtn;当a点再为高电平时,由于电容C2电压不能突变,故d点电压变为
Vd=Vm+2Vin-3Vtn,此时二极管D2、D4导通,分别对电容C3、c4充电,使e
点电压Ve=Vm+2Vin-4Vtn。这样如此循环,便在g点得到比Vm高的电压Vh=Vm+3Vin-6tn=Vm+11.4 V。其中Vm为二极管压降,一般取0.6 V,从而保证H桥的上臂完全导通。
图5 驱动信号放大电路
在驱动控制电路中,H桥由4个N沟道功率MOSFET组成。若要控制各个MOSFET,各MOSFET的门极电压必须足够高于栅极电压。通常要使MOSFET完全可靠导通,其门极电压一般在10 V以上,即VCS>10 V。对于H桥下桥臂,直接施加10 V以上的电压即可使其导通;而对于上桥臂的2个MOSFET,要使VGS>10 V,就必须满足VG>Vm+10 V,即驱动电路必须能提供高于电源电压的电压,这就要求驱动电路中增设升压电路,提供高于栅极10 V的电压。考虑到VGS有上限要求,一般MOSFET导通时VGS为10 V~15 V,也就是控制门极电压随栅极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即为浮动栅驱动。因此在驱动控制电路中设计电荷泵电路,用于提供高于Vm的电压Vh,驱动功率管的导通。 3.3 电机驱动逻辑电路设计与放大电路设计
电机驱动逻辑电路输入端主要为如图6中的4、3、2端口。
控制信号Dir、PWM、Brake经光电隔离电路后,由门电路进行译码,产生控制H桥的4个控制信号q5、q6、q7、q8。
图6 电机驱动逻辑电路
(1)4端口通过输入PWM信号实现控速功能,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可分为励磁控制法与电枢电压控制法。励磁控制法是控制磁通,其控制功率小,低速时受到磁饱和限制,高速时受到换向火花和换向器结构强度的限制,而且由于励磁线圈电感较大动态响应较差,所以这种控制方法用得很少。大多数应用场合都使用电枢电压控制法。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改变电枢电压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中PWM(脉宽调制)便是常用的改变电枢电压的一种调速方法。
PWM调速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按一个固定频率来接通和断开电源,并根据需要改变一个周期内接通和断开的时间比(占空比)来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电压的\占空比\,从而改变平均电压,控制电机的转速。在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机通电时其速度增加,电机断电时其速度减低。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通、断电的时间,即可控制电机转速。而且采用PWM技术构成的无级调速系统.启停时对直流系统无冲击,并且具有启动功耗小、运行稳定的特点。
设电机始终接通电源时,电机转速最大为Vmax,且设占空比为D=t/T,则电机的平均速度Vd为:Vd=VmaxD
由公式可知,当改变占空比D=t/T时,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电机平均速度Vd,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严格地讲,平均速度与占空比D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在一般的应用中,可将其近似地看成线性关系。 在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中,PWM信号由外部控制电路提供,并经高速光电隔离电路、电机驱动逻辑与放大电路后,驱动H桥下臂MOSFET的开关来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平均电压,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直流电机PWM调速。
图7 PWMIN产生电路
要保证电荷泵电路的正常工作,必须产生一路方波信号,并且要考虑到其带负载的能力即驱动能力。
图7部分是方波发生电路,由RC与反相施密特触发器构成,产生振幅为Vin=5 V的方波。通过调节U2-R1与 U2-C1的乘积可调节PWMIN的频率和占空比(原理是调节电容充放电的时间)。方波产生后及反相器电路产生两路互补信号PWM-OUT1、PWM-OUT2。
图8 PWMIN电流放大电路
图8可以理解为增强输出的电路,其中三极管Q12、Q11构成推挽式电路,降低输出阻抗,使其可用在驱动电机等阻抗低的负载电路上。
(2)端口3实现电机转向控制。端口2实现刹车功能。
如图3,当Q1、Q3端输入高电平,Q2、Q4端输入低电平时(即Q1、Q3导通,Q2Q4截止时),电机正转;当Q1、Q3端输入低电平,Q2、Q4端输入高电平时(即Q1、Q3截止,Q2Q4导通时),电机反转。
又如图5,Q1、Q2、Q3、Q4端输入控制信号为分别为q7、q8、q5、q6。也就是说当q7、q5为高电平,q8、q6为低电平时,场效应管Q1、Q3导通,Q2、Q4截止,电机正传;当q7、q5为低电平,q8、q6为高电平时,场效应管Q1、Q3截止,Q2、Q4导通,电机反传;当q7、q8、q5、q6均为低电平时可实现刹车功能。
通过分析图6电机驱动逻辑电路,可得以下逻辑表达式:
q7=(^C)&&(^B); q8=(^C)&&(B);
q5=(^C)&&^( B&&A); q6=(^C)&&^(^B&&A); 具体各端口的逻辑功能:
C可作为刹车(BRAKE)端,当其输入为高时,电机停转,输入为低时,电机正常;
A可作为PWM波输入端;
B可作为转向控制端(Dir),当其输入为高时,电机反转,输入为低时,电机正转。
电机工作时,H桥的上臂处于常开或常闭状态,由Dir控制,下臂由PWM逻辑电平控制,产生连续可调的控制电压。该方案中,上臂MOSFET只有在电机换向时才进行开关切换,而电机的换向频率极低,低端由逻辑电路直接控制,逻辑电路的信号电平切换较快,可以满足不同频率要求。该电路还有一个优点,由于上臂开启较慢,而下臂关断较快,所以,实际控制时换向不会出现上下臂瞬间同时导通现象,减小了换向时电流冲击,提高了MOSFET的寿命。 4.结束语
实验表明,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运行稳定可靠,电机速度调节响应快。而相比较而言,采用4个相同的N沟道功率MOSFET为核心,基于H桥PWM控制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具备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较大的驱动电流,便于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速度调节功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