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6:34: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答题目录 0.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20.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2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3.7.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3.8.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0.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0.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0.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0.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0.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0.7.简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0.8.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0.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1.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6.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7.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8.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10.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1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12.简述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13.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1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15.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7.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1.18.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19.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22.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23.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2.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2.简述认识主体的涵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2.3.简述认识客体的涵义、构成和特点。

2.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2.6.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7.简述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2.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2.9.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2.10.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2.1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12.简述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2.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1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2.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2.1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2.17.简述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8.简述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2.1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3.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4.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3.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页

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9.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10.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3.11.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12.简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3.1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14.简述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3.15.简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

3.16。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3.17.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9.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3.20.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3.22.简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3.简述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4.简述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 3.25.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3.26.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3.2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答。

4.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2.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6.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4.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8.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4.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4.10.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11.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 4.12.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4.1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展。

7.4.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7.5.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7.6.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7.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7.8.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8.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4.14.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怎样的? 5.1.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

5.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5.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5.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5.5.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5.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5.7,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5.8.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5.9.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5.10.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 6.1.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6.2.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6.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二的统治? 6.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6.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6.6.在经济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6.7.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 6.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7.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7.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7.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

8.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8.3.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8.4.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8.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8.6.简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简答题答案

0.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0.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答:(1)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涉猎过各种门类

2页

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论述题目录 0.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0.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0.3.试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1.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3.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4.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5.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7.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8.试述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9.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10.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11.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12.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13.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1.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2.2.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3.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5.2.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5.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如何起作用?超额利润还会存在吗?

5.4.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 5.5.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5.6.股份公司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2.4.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2.5.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的理论意义。 2.6.试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2.7.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3.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2.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3.3.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3.4.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3.5.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6.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3.7.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8.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4.1.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4.2.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4.3.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4.4.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4.5.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4.6.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4.7.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5.1.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5.8.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6.1.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6.2.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6.3.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6.4.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6.5.试述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7.1.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困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7.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7.3.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7.4.试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7.5.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7.6.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8.1.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8.2.试述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8.3.试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8.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8.5.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论述题答案 0.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

3页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句空话。因此,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