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2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向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的学术性研究论文,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使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化,同时又能体现各学科在论文撰写的特点,参照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研究生处编写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参照执行。其中对文本排版、表格、制图、表达式、注释、参考文献的详细要求请参照附件所提供论文模板。

本规范适用于向我校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认真执行该规定对本单位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论文进行规范审查,凡不符合本规范的论文,一律不予受理。

第一章 学位论文组成

1.1 封面

本部分内容使用统一的模版,具体见第三章。 1.2 书脊

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具体见第三章。 1.3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部分内容使用统一的模版,具体见第三章。 1.4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部分内容使用统一的模版,具体见第三章。 1.5 摘要和关键词 1.5.1 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重点概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得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创新之处等。 1.5.2 中文关键词(一般不多于五个)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和术语,要求能够准确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 1.5.3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翻译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1.6 论文目录

中文目录一份,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历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列到三级。 1.7 论文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包括序言(文献综述)、实验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1.8 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1.9 参考文献

凡学位论文中有引用或参考、借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所引文献的作者、论文

题目、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卷(期)、页码等,严禁抄袭剽窃。 1.10 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1.11 作者简介 1.12 封底

第二章 学位论文规范

2.1 论文的字数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一般不少于3万字,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要求一般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一般不少于5万字。 2.2 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

学位论文一律用汉字书写。除非特殊需要,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标点符号的用法以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数字用法以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2.3 页眉、页脚

页眉自论文正文开始,奇页内容为该部分章标题,偶页为论文题目。

页脚编写页码,居中。论文正文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此前的部分(中英文摘要、论文目录等)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封面、原创性声明、著作权使用声明等不编页码。 2.4 名词和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原词。 2.5 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7发布,1994-07-01实施)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2.6 封面 2.6.1 学校代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学校代码为10223。 2.6.2 学号 2.6.3 密级

保密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标注密级(公开、内部、秘密、机密),同时注明保密年限。内部、秘密、机密的保密时限分别为小于等于5年、10年和20年。非保密论文标注公开。 2.6.4 学校名称

统一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名书法文字图片。 2.6.5 论文类型

分为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2.6.6 论文题目

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论文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6个中文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中避免使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6.7 研究生姓名 2.6.8 导师姓名

一般只填写主导师;若有两名指导教师,主要指导教师写在第一位,后附其职称;次要指导教师排第二位,也需注明职称。 2.6.9 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严格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2.7 书脊

按顺序排列二项内容: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二项内容之间用空格隔开,自行调整幅度,以美观大方为原则。其中论文题目第一个字距顶端2.5cm。论文厚度不足,可忽略书脊文字。 2.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提交时声明人须亲笔签名。

2.9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提交时声明人须亲笔签名。 2.10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

中、英文摘要不要连续排版,均从页顶端排起;中文摘要的字数硕士论文建议600字左右,博士论文字数建议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严格按中文摘要翻译。摘要中不得出现图片、图表、公式、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不标注引用文献。

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并隔行排列于摘要下方,左顶格。中英文关键词都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不超过5个。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应和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保持一致。 2.11 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的全部内容,包括中英文摘要、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作者简介。论文章目录(一级)顶格书写,节目录(二级)缩进一个全角字符位置,目目录(三级)缩进两个全角字符位置。 2.12 论文正文 2.12.1 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应从奇数页开始。 章标题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 2.12.2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图的位置在相关说明文字之后,随文排。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

图题应简明,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如图1-1(第一章第一个图)、图2-3(第二章第三个图)。图号和图题间空1个半角字符位置,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一幅图若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

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来源名称、时间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做为图注。

注:各学院、学科可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各学科特别的图要求。 2.12.3 表

表应为三线表,表的位置在相应说明文字之后,随文排。表中参数须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应有自明性。

表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如表1-1(第一章第一个表)、表2-3(第二章第三个表)。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号与表题间空一个半角字符位置。

表格太大需要转页时,需要在续表上方注明“续表×.×”,表头也应重复排出。

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相关要求同于图注。

注:各学院、学科可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各学科特别的表要求。 2.12.4 表达式

表达式主要指数字表达式,也包括文字表达式。表达式需另行起排,原则上应居中,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如(1.1)(第一章第一个表达式)、(2.3)(第二章第三个表达式)。

较长的式如必须转行,只能在+,-,×,÷,<,>等符号处转行,序号编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注:各学院、学科可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各学科特别的表达式要求。 2.12.5 注释

注释主要用于对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

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注:各学院、学科可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各学科特别的注释要求。 2.1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可使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顺序编码制,即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著者-出版年制,即在正文引用文献处标注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份,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标注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注:各学院、学科可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选定体现各学科特色的参考文献要求。

2.13.1 参考文献顺序编码制 2.13.1.1 顺序编码制文中标注法

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示例:引用单篇文献 ××××××××××[121], ×××××。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

示例:引用多篇文献

××××××××××[12, 13, 18], ×××××[21-26]。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首次引用时在正文中按常规方法标注引用的文献序号;在第二次以后引用时,如引用内容所在页码与首次引用相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如引用内容所在页码与首次引用不同,须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示例: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

×××××××××[2], ×××××,×××××××××,××××××[2]12-16,××××。 2.13.1.2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表的编排

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示例:普通图书

[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O’Brien J A.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M]. 7th ed. Burr Ridge, Ⅲ.: Irwin, 1994.

示例:论文集、会议录

[1]中国力学学会. 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

[2]Rosenr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

示例:科技报告

[1]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 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

示例:学位论文

[1]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方程中的应用[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2]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示例:专利文献

[1]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 1993-04-14.

[2]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OL]. 2002-05-25 [2002-05-25].

http://FF&p=1&u=

netahtml/

PTO/search-bool.

html&r=5&f=G&l=50&col=AND& d= PG01&sl= IBM.AS.&0S=AN/IBM&RS=AN/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