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34: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一、毛邓三复习提纲 1、毛泽东思想
1. 产生条件: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具体见书13页最后一段至14页第二段) 2. 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书14页至15页第一段) 3.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体见书16页第二段) 4.评价:(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见书20页至22页)
2、邓小平理论
1. 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具体见书23页第二段) 历史和现实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间。(具体见书23页第三段) 2. 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载入宪法。”(具体见书23至24页) 3. 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4. 历史地位:(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提出过程:见书29至30页。 3.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根本利益。“(具体见书30至31页) 4.历史地位:(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形成、重新确立、丰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思想路线做出的主要贡献。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掌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四。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确立、重新确立和发展 形成:
1.毛泽东在1929年写的分析红四军党内错误的信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 2.1930年,通过《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以“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态度。
确立: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字校训,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重新确立:粉碎四人帮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重新强调“实事求是”。
丰富发展:1980,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提出过程。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是否等于社会进步,是否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五.科学发展观
提出过程:1.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3.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的持续发展的轨道。 4.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规划,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5.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提出原因: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