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生课题结题报告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5: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邵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潜能生转化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结 题 报 告

新邵县潭府乡团结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许多家庭条件好、素质较高的学生都流向城市,有一些偏远山村几乎没有几个孩子在相应的村小就读;在农村小学就读的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往往是生活上娇惯,思想、学习上放任,行为不受约束;再加上家庭的知识氛围不够、网吧、社会不良习气等诸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在发展上处于暂时落后的状态,不仅仅是学习上落后,行为规范、道德品质都相对落后。这样的潜能生在农村小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们觉得农村教育现状堪忧,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育。突出表现为:不受规章制度约束,意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心理脆弱、偏激,承受能力差,逆反心理强;没有上进心,学习习惯差,成绩落后;偷盗、打架、恋爱、上网、彻夜不归??这样的学生每个班都有,并且比例呈上升趋势。而农村老年教师比较多,转化潜能生对于他们从精力和意识上来说都是一道大难题。

如果潜能生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转化,必将影响到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潜能生的存在对学校、班级的管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潜能生中有一部分心理不健康、行为恶劣,当他们走向社会后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有效地转化潜能生,是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于潜能生我们不能够放弃,我们要通过探究潜能生的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潜能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等方面取得进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与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深刻的变化,确立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的教育理念。积累丰富的潜能生转化与管理经验,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反思,使我校潜能生转化工作形成体系。

2、高效地转化潜能生。 (二)、研究内容 1、潜能生的成因

2、转化潜能生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在本阶段,我们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潜能生转化知识,广泛查阅教育理论书籍与教学研究资料,搜集了解国内外有关潜能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为完成课题研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①、对学校部分潜能生基本信息进行采集,辅导老师在此基础上对潜能生进行现状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

②、辅导老师对结对的潜能生进行跟踪辅导:家访、谈话、辅导作业、辅导学习校本教材、指导写成长日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

③、交流转化潜能生感悟、经验。 ④、进行了阶段性经验总结。 3、总结评估阶段:

收集个案、撰写论文并结题。 四、潜能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内因,一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研究“潜能生”形成的自身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包括的因素较多,可以分为几点:

A、智力因素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