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3:0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昭平县经济区:发展电力工业、林产加工业、建材工业、竹林加工业、旅游业,建立优质粮

食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松脂林基地。

富川县经济区:发展加工贸易工业、宝石加工业、食品业、商贸业、旅游业,建立反季节生

产基地、优质烤烟生产基地、桔杆氨化养牛基地、特种养基地。

第二条 城市发展目标: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形成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特色,具备舒适高效的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型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条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市域总人口:2007年达到218-220万,2010年达到220-225,2020年达到250-260万。

城镇化水平:2007年达到33-35%,2010年达到36-40%,2020年达到48-52%。

第四条 城镇发展战略:

极化中心,强化轴线,拓展两翼,构建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

镇的轴带状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第五条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贺州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等级 I II III IV V

*

规模(万人) 城镇数(个)

40-50 1 10-20 2

5-10 1-5 ≤1

2 17 30-34

城镇名称

八步城区* 钟山**、昭平 富川、信都***

贺街、公会、大宁、桂岭、路花、望高、公安、黄姚****、马江、朝东、麦岭、沙田、铺门、珊瑚、羊头、石龙、英家、燕塘、五将

其它镇

包括黄田、西湾、鹅塘、莲塘四镇区,**包括城厢镇区,***包括仁义,****包括巩桥。

第六条 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等级 市域中心 市域副中心 县域中心 中心镇

性质 综合 综合 综合 工业、交通

旅游

城镇数(个)

1 1

2 1 3

城镇名称

*

八步城区 钟山** 昭平、富阳 信都***

黄姚****、贺街、朝东、路花

工业、交通

一般镇

*

1 5 38-42

望高

公会、大宁、桂岭、公安、马江、麦岭

其它镇

集贸、交通

集贸

包括黄田、西湾、鹅塘、莲塘四镇区,**包括城厢镇区,***包括仁义,****包括巩桥。

第七条 城镇空间布局:

区域内的城镇空间布局将形成:中心极核,轴线串联,两翼拓展,雁行展开的城镇空间格局。

第八条 主要城镇空间发展导引:

(1)市域副中心

市域副中心城市——钟山市,争取在2010年左右撤县设市。职能:市域副中心,县级钟山市市域中心,桂梧城镇发展轴的二级节点,以建材、烟辅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规模:人

口规模15-20万,人均用地规模100-120平方米。发展方向:以向东发展为主。

(2)县域中心——昭平

职能:昭平县域中心,以林化、造纸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争取在规划期内撤县设市。规模:人口规模10-15万,人均用地规模100-120平方米。发展方向:以向东北、向西发展为

主。

(3)县域中心——富阳

职能:富川县域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烟辅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规模:人口规模8-10

万,人均用地规模100-120平方米。发展方向:以向东、向南发展为主。

(4)县域中心——信都

职能:八步区南部中心,交通枢纽,两广边境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之一,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力工业为主。规模:人口规模5-10万,人均用地规模100-120平方米。发展方向:

以向西、向北发展为主。

第九条 中心镇发展布局原则:

确定贺街、公会、大宁、桂岭、路花、望高、公安、黄姚、马江、朝东、麦岭等11个城镇

为市级中心镇。

第四章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十条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发展目标:以国家及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以市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为重点,逐步完善县乡公路网络和客货站场建设,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形成以公路为主体,铁

路、水运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积极融入珠三角“半日工作圈”(即基本实现半日往返),

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规划原则:打造区域性大交通,强化区域地位;构建市域交通体系,加强联系强度;沟通主要旅游景点,整合旅游资源;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顺应分层分区;与珠三角规划衔接,

融入大珠三角。 (3)干线公路网规划:

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同古至马江段)及其贺州城区联络线、广贺高速公路八灵段(八

步至灵峰段)。

一级公路:贺街—八步—西湾—望高—钟山—公安—平乐交界。

二级公路:贺街—步头—信都—梧州交界,八步—大宁—鹰阳关,昭平—五将—马江—木格—梧州交界,望高—富阳—麦岭—江永交界;清塘—走马—庇江—昭平,钟山—富阳—朝东,八步—姑婆山,八步—沙田—公会—樟木林,昭平—樟木林—马江,昭平—富裕—蒙山,富

川—柳城—两安—恭城,信都—铺门,大宁—桂岭—开山—湖南交界。

(4)铁路:

洛湛铁路:积极争取洛湛铁路贺州段在2007年前动工修建。

(5)航运:

航道规划:桂江之“昭平—马江—梧州”航段为V级航道;贺江之“信都—铺门—封开”航

段为V级航道,“八步—信都”航段为VI级航道。

港口规划:昭平港为普通客货运码头,松林峡码头为旅游客运码头,五将码头与马江码头为货运码头。信都港为普通客货运码头,八步、贺街、大桂山森林公园旅游客运码头。

第十一条 电力设施规划:

(1)变电站布局: 2020年贺州市域变电站分布表

名称 贺州市区 110KV以上变电站布局 500KV:贺州(2x150MVA) 220KV:八步(2x90MVA) 110KV:合八(2x63MVA)、城东(2x40MVA)、城西(2x40MVA)、 城南(2x40MVA)、莲塘(2x20MVA)、西湾(2x40MVA)、大宁(2x40MVA) 信都 钟山 220KV:信都(2x120MVA) 110KV:信都(2x40MVA) 220KV:钟山(2x120MVA) 110KV:钟山(2x40MVA)、望高(2x40MVA) 富川 昭平 110KV:富川(2x40MVA) 110KV:昭平(2x40MVA)、黄姚(2x40MVA) (2)电网规划:

规划新增贺州---八步---道石、道石---信都---平浪、八步---钟山---桂林等220KV电力线

路。

第五章 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第十二条 教育事业:

(1)初中教育:保证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市区、县城和中心镇按2万人设1所初中,规

模达到30班以上,一般乡镇规模24班以上。

(2)高中教育:另外新建6所普通高中,其中八步城区新建2所高中,各县城区新建1所

高中。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使全市从业人员接受岗位培训率达到100%,形成以职后继续教育为主的全市成人教育网络。创办市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扩大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规模,每

所1500人以上,建立县级职教中心。

(4)高等教育:在市区创办本科院校—贺州学院、大专院校—贺州职业技术学院。 (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对全社

会开放。

第十三条 卫生事业: 以农村医疗卫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点的建设为重点。

全面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第十四条 文化事业:

进一步加强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普查和研究。 第十五条 体育事业:

体育设施的建设按市级、县城、乡镇、中心村四级配置。

第六章 城镇建筑文化评估和保护

第十六条 古城池保护建议:

将古城池及其遗址、古墓葬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树立保护意识。

建立包括图片和文字资料的古城池资料数据库,作为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依据。 制定包含古城、古营堡、古城和营堡遗址、古墓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在内的整

体保护规划。

古城池周边环境作为其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被纳入古城池空间景观保护范围 由于古城池本体就是一个文物保护对象,对其保护要严格执行国家文物法的规定。 在保护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古城池系列展陈计划,开展以古城池为主体,人文游览与自然

景观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线路。

第十七条 古村镇保护建议: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落实到物质层面就是古村镇文化传统生活的延续。

对于传统形态较完整的村镇,应对其生态环境、景观环境、规划结构、空间形态、建筑造型

和色彩采取全面保护的措施。

促进有利于发挥地区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发展,赋予古村镇新的时代功能和新的活力,以利

于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

对于拥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和较具地区特色的村镇,应对局部的环境构成物进行保护。通过传统街道,将被割断、分散的历史地段串联为一个整体,修补、完善村镇的传统建筑环境特色,体现出对城镇建筑文化传统的尊重,使城镇沿着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发展。

第十八条 文物建筑保护建议:

文物建筑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除必要的维护整修外,不能对被保护部分(或是建筑群落的空间关系,或是建筑物整体,或是某个立面或某个其它部分)作出与

其原有部分不符的改变。

与保护建筑有密切联系的自然山体、水体等要纳入建筑外部自然环境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内严禁破坏水源环境和对山体伐木、采石取石,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护原有

树木,复植当地传统树种。

第十九条 城市附属文物保护建议:

应采取积极保护和研究相结合的态度,建立包括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文物资料数据库,作为研

究和保护的基础依据。

进入博物馆保存的文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

野外保存的文物,除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外,与文物有密切联系的自然环境等要纳入文物外部自然环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严禁破坏水源环境和对山体伐木、采